Page 137 - 武义县志(1986-2005)
P. 137

第三章    街道与镇乡       ·69·


               展后的1995年至2005年为例,工农业总产值从8131万元增加到38832万元,增长了3.8倍。其中,工业
               总产值由1995年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6.3%上升到2005年的84.5%,农业总产值由1995年占工农业总产值
               33.7%下降到2005年的15.5%。
                   农业  全镇农业总产值1986年为822万元,2005年为6015万元。产业结构比例为:1986年种植业占

               74%,畜牧业占25%;2005年种植业占54.5%,畜牧业占36.6%。农民人均年收入从1986年的400元上升
               到2005年的3566元,增长8.9倍。
                   由于农业结构调整,从1990年开始春粮和早稻面积逐年减少。1986年与2005年相比,粮食面积从
               2140公顷减少到1420公顷,总产量从7950吨减少到5283吨。而各类经济作物或养殖业增长迅猛,2005

               年茶叶产量达523吨,比1986年增长4倍,名优茶面积每年递增约30公顷。水果生产以西瓜和柑橘为
               主,2005年水果总产量达到3439吨,比1986年增长8.7倍。蔬菜生产初具规模,2005年全镇蔬菜总产量
               达4091吨,比1986年增长2.1倍,涌现了叶长埠、何村蔬菜生产专业村。养殖业成了农村的支柱产业,
               养猪从过去的分散粗放型饲养向专业化集约型饲养转变,肉类产量从1986年的417吨增加到2005年的

               1454吨,增长了3.5倍。2005年肉禽存栏12.3万羽,蛋禽存栏2.1万羽,形成规模养殖场70多家,还有奶
               牛存栏246头,名列全县之冠。全镇珍珠蚌养殖面积达55.3公顷,从事专业珍珠养殖156人,其中不少
               已跨省、市从事珍珠养殖。
                   境内有小Ⅱ型水库6座,武义江、白鹭溪沿岸提水泵房24座,源口水库中、北二条干渠延伸境内,

               使90%以上的农田抗旱能力在30天以上。全镇933.33公顷粮田完成整理858.67公顷,占总粮田的92%,
               改造成了优质标准化粮田,路成行,田成方,水利配套设施齐备,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生态农业奠定
               了良好的硬件基础。
                   工业  从考古发掘,证实履坦镇远古工业始于民间制陶手工业,境内已发现古窑址9处,古称“九

               龙联珠”,均属宋代地方名窑——婺州窑系。武义解放前夕,开始用机械加工大米,有履坦农工米厂
               1家。1954年组织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主要有篾业、木业、理发、打铁等。60年代创办了履坦砖瓦厂
               和寺后砩矿。80年代至90年代,镇办、村办等个体企业蜂拥而起。先后兴办了一批以制笔、建材、服
               装、制茶、木料加工及采矿、采沙为主体的企业。其中制笔企业3家,建材6家,服装3家,制茶3家,

               木料加工2家,采矿、采沙7处。1984年创办镇属企业“金华活动铅笔厂”,有职工286人,年产值518
               万元,是武义乡镇企业的“五朵金花”之一,金花牌活动铅笔占全国市场的20%份额。截至1995年,
               全镇有企业184家,从业人员1826人,年工业总产值5389万元,利税114万元。
                   2000年伊始,镇党委、政府抢抓历史机遇,及时开发岗头工业功能区,架起工业发展平台,使

               企业由分散型向集聚型转变,逐步发展规模经营的工业格局。岗头工业功能区截至2005年年底,累
               计开发面积0.6861平方千米,其中工业用地0.6097平方千米;引进企业46家,投产企业43家,从业人
               员1800余人。企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23438万元。园区基础设施投资3195万元。区内年产值3000万元
               以上企业2家、2000万元以上企业3家、1000万元以上企业4家;年税收百万元以上3家。基本形成了

               五金机械、印刷包装、文教用品、服装、旅游休闲用品等产业群,成为武义县城郊工业功能区的一
               个新亮点。
                   2005年全镇工业总产值32817万元,其中工业功能区总产值22558万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68.7%。
                   履坦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设市贸易,时代变迁几经兴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

               别是改革开放后,镇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修建了履坦至县城的标准公路,拓展了镇区三条街
               路,1985年履坦大桥建成,开设了占地1333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使履坦的集市贸易梅开二度。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