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5 - 武义县志(1986-2005)
P. 165
第三章 街道与镇乡 ·97·
2005年,进区企业8家,其中新九龙文具有限公司等企业已建成投产。俞源公社砖瓦厂创建于1980年
1月,于1985年改称为俞源乡砖瓦厂;1995年12月,成立了浙江武义建材实业有限公司。至2005年年
底,公司总产值为8715.24万元,利税1033.13万元。其公司先后获省、市、县建材行业砖瓦质量标兵
企业,省、市、县文明单位,国家技术创新先进单位,中国企业形象AAA级企业,全国管理创新
首批示范单位等。
2003年8月全乡开始引进来料加工;到2005年年底,全乡共引进服装、小五金、旅游休闲、文教用
品等来料加工点25个,培训经纪人24名,从业人员1200余人,工资总收入330万元。
全乡工业总产值,1985年132万元(按1990年价),1995年增至8475万元,2005年为14514万元。
人文
俞源是一个革命老区。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俞源有300多人参加了红十三军浙西第三纵队宣平
北营红军,后18人被追认为革命烈士。1929年~1930年,中共宣平县委书记曾志达曾多次在俞源召开
秘密会议。1937年,粟裕将军率领的红军曾在此驻扎战斗。1949年,曾在此清剿土匪组织八婺纵队。
1950年爆发朝鲜战争,俞源乡掀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热潮,陶生林、俞士林、俞增富等一批人参
加抗美援朝,其中俞增富在上甘岭战役中壮烈牺牲。至2005年,全乡尚健在的抗美援朝战士还有8人。
文化 俞源乡文化底蕴深厚,俞源村2001年6月被国务院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2003年11
月又被国家建设部首批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俞源的大型文化娱乐活动“擎抬阁”(也称擎
台阁),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观赏性,一般在春节、元宵等重要节假日期间举行,吸引着
成千上万的观众。2000年浙江电视台“大挑战”栏目在俞源村进行了“迎奥运”大型舞龙灯大挑战活
动,并取得了成功,所拍摄的专题片在浙江电视台播出。
教育 1986年俞源共有小学21所,初中2所,校舍不少是旧祠堂,也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造的
校舍,教学设施比较落后。1987年俞源初中搬入新校舍,1994年俞源小学从旧祠堂搬迁到新校舍。经过
逐年来的教学布局调整,1989年,俞源乡初中调整为1所。至1999年小学撤并为3所,同年,初中调整合
并至下杨中学,俞源小学搬迁至初中校舍。2004年,撤并吴宅小学。2005年剩有下杨小学、俞源小学。
卫生 俞源乡卫生院坐落在俞源村,其前身是俞源公社卫生所,于1973年8月迁到俞源村,而改名
为俞源乡卫生院。90年代初因徐志敏的狐臭治疗技术精湛,吸引了周边各县市的病源业务,卫生院的
业务量达到了各兄弟单位的新高。2001年9月以后有一个社区中心(俞源),两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下
杨,吴宅),下设村卫生院11个。
俞源乡凡岭脚村的祝氏宗祠为县文物保护单位;文昌阁和石拱廊桥为县文物保护点。
特色
俞源村 (详见第三十五编第四章第二节目“俞源村古建筑群”)
清风寨 距俞源村3千米的省级风景名胜区岩坑村清风寨有“世外桃源、避暑仙府”之美称,既有悬
崖峭壁,是攀岩爱好者的理想之处;又有竹海幽谷,景色宜人;还有明朝以后数度香火兴旺的金公岩。
刘秀垄 西靠清风寨景区,北连大红岩景区,丹霞胜境绵延5千米,有“十里画廊”之称。
第十五节 坦洪乡
地域
坦洪乡位于武义县西南部,东邻新宅镇,南界柳城镇,西接桃溪镇,北靠俞源乡。总面积36.6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