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9 - 武义县志(1986-2005)
P. 169
第三章 街道与镇乡 ·101·
划开发的有宣平溪一级站和章五里一级站。原弄坑、三笋坑、上田一带,明永乐元年(1403)至宣德
十年(1435)开采过银矿,年纳贡银800两~2331两;景泰三年(1452)停采;留有矿洞遗穴386处。
民国20至21年(1931~1932),省矿产事务所作过勘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华东、金华、丽水地
质部门也多次勘探,均因矿体形态复杂、含量变化大和开采技术局限,一直未正式开采。萤石矿方
面,有和尚寮、金鸡山等矿山和岭头殿萤石矿区。萤石开采始于70年代,年产6万吨。除矿山外,工
业企业90年代有服装厂、砖瓦厂、电器厂、锯板厂(5家)、粮食加工厂(15家),竹木加工场4家。
2005年,有服装厂4家、茶厂3家、香菇焙干3家、玩具制作及果仁加工3家、铝合金门窗制作2家、建材
2家、自来水配件2家、预制场2家、棕板加工1家、修理坊3家。
商业 以马口区域为多,主营肉类、文具、糖烟酒、日杂用品、豆腐作坊等。
手工业 以传统手工业为主,有做木、做篾、箍桶、油漆、串棕、打石、打铁、泥水、裁缝、剃头
等。部分农民非农化后,手工业项目逐渐减少,个别的甚至已经失传。
人文
革命史略 西联乡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中共浙西南地下武装的重要
革命根据地。民国16年夏(1927年9月)建立中共马口支部;民国17年正月(1928年2月)建立中共马
口区委;同年4月—9月,建有章五里、饭甑等22个中共地下党支部,有党员197人;建有34个农民协
会,会员759人。民国19年(1930),全乡有403人参加红十三军浙西第三纵队,26人献出了宝贵生
命,纵队副总指挥兼西营红军党代表吴谦烈士就是该乡饭甑村人。民国24年(1935)中国工农红军挺
进师在师长粟裕,政委刘英率领下进入宣平、武义,建立宣(平)遂(昌)汤(溪)游击根据地。民
国26年(1937),建立中共宣遂汤工委(书记赖德标);抗日战争爆发,挺进师北上后,成立宣遂汤
边委和区武工队;民国31年(1942)5月,在石柱源成立中共闽浙临边委(负责人宣恩金,化名老婆
婆),建立革命根据地。1982年10月省人民政府批准西联乡为武义县第一个革命老根据地乡。1985年4
月马口、饭甑、田坪、石柱源等22个村被批准为革命老根据地村。
西联人民民风淳朴、勤耕勤作,汤山村党支部原书记陶金森1982年被评为省级劳动模范、内河洋
村党支部原书记何海忠2000年被评为市劳动模范。
教育卫生 1983年~1996年设1所初中、2所完小、25所村小,布局调整后仅留西联小学1所。该校
2005年1月认定为省级教育达标学校、省C级示范小学,2005年8月通过省级三类标准化学校验收。该
乡2004年9月通过省级教育强乡验收。设卫生院1座、医护人员6人,基本满足村民医疗保健需要。
文化体育 七八十年代有马口、河洋、河涧、章五里、殿下畈等剧团及龙灯、马灯、腰鼓、碗书、
道情、电影等,文艺生活比较活跃。八九十年代,文化站比较规范,有站舍、图书馆、活动室等场所和
2个农村剧团、3支电影队,后已停办。创办于民国19年(1920)的殿下畈木偶团至2005年演出正常,该
团2005年曾代表武义县去东阳市横店、金华参加“八婺民间艺术精品”展演,拍摄三次专题电视片,在
浙江电视台、金华电视台播出。文物古迹有岩山殿、榅漾庙和内河洋村叶氏、郑氏、何氏,汤山村陶
氏、河涧村陈氏、大溪口村邹氏、双溪口村朱氏等祠堂和关公庙、大禹庙、土地庙等,保存比较完整。
群众性体育活动结合节日活动正常开展。
特色
2005年3月省林业厅批准牛头山为省级森林公园,2005年12月国家林业局批准牛头山为浙江武义牛
头山国家森林公园。牛头山麓有人迹罕至的天然森林,耐人寻味的奇树异木,雄奇绝险的峡谷断崖,
美不胜收的涧水瀑潭,一尘不染的生态环境,其山林水石组合之巧妙,森林旅游资源之显著,在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