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0 - 《舟山市志(1989—2005)》上卷
P. 100
此共同繁衍生息。1975年定海白泉十字路、1978年岱山衢山孙家山和1979年定海马岙唐家墩等地出土的石斧、
石锛、石镞、石犁、石纺轮、陶鼎等文物证明,5000年前新石器时代,境内已有人类生活。
春秋时属越,称甬东。战国时楚大败越,诸族子服朝于楚。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为会稽郡〓县东
境地。两汉、三国(吴)、晋、宋(南朝)、齐、梁、陈因之。隋开皇九年(589),废会稽郡,并鄞、〓、余
姚三县为句章县。甬东随之并入。唐武德四年(621),以句章、鄞、〓地置鄞州,甬东归鄞州。武德八年
(25),又废鄞州置〓县,甬东属之。唐开元二十六年(738),析〓县分置翁山等四县,甬东始置县,以境内
6
有翁山命名。唐大历六年(771),翁山县废,属〓县。嵊泗亦归属〓县。
五代后梁开平三年(909),升明州为望海军,改〓县为鄞县。原翁山地域析出复翁山县。北宋太平兴国
三年(978),废翁山入鄞县。北宋熙宁六年(1073)七月,旧翁山县地建昌国县。嵊泗属之。
元至元十五年(1278),升县为州。至元十七年(1280),复置县,隶于州。至元二十七年(1290),罢
县存州。
明洪武二年(1369),改昌国州为昌国县。洪武二十年六月,废昌国县,嵊 泗 属定海县(今镇海)。此
后,始称昌国为舟山。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移定海镇于舟山,称舟山镇。康熙二十六年(1687)五月,康熙帝以“山名为
舟,则动而不静”,诏改“舟山”为“定海山”,题“定海山”匾额。康熙二十七年(1688),建定海县(原
定海县改名镇海县),嵊泗属之。道光二十一年(1841)四月,定海县升为直隶厅。道光二十九年(1849)嵊
泗划江苏省崇明县。
1911年辛亥革命后,改定海直隶厅为定海县。
1949年7月,民国政府析定海县为定海、滃洲两县。是年,嵊泗始县,属江苏省。是年7月,定海县人民
政府在宁波庄桥宣布成立。
1950年5月17日,县人民政府迁至定海城关。滃洲县废。
1950年7月7日,嵊泗解放,设特区和军管会,属苏南行政区松江专区。
1951年4月,嵊泗特区和军管会撤销,复置县。
1952年11月,属江苏省松江专区。
1953年2月27日,中央同意设立舟山专区。3月初,浙江省委通知,成立舟山专员公署。6月10日,经中央
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舟山专区辖定海、普陀、岱山(三县均系原定海县分析)、嵊泗(江苏省松江专区划
入)四县。1954年4月,增辖象山县(宁波专区划入)。
1958年10月,象山县划入台州专区。11月,定海、普陀、岱山、嵊泗四县合并,建立舟山县。
1960年11月,嵊泗人民公社划归上海市。
1962年5月28日,撤销舟山县,恢复舟山专区和定海、普陀、岱山县,增设大衢县。嵊泗从上海市划归舟
山专区,恢复县建置。1964年6月5日,撤销大衢县。
1967年3月,舟山专区改为舟山地区。
1987年1月,撤销舟山地区,建立舟山市。并撤销定海县,建立定海区,撤销普陀县,建立普陀区。舟山
市辖定海区、普陀区、岱山县、嵊泗县。
2011年6月30日,国务院批复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