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1 - 《舟山市志(1989—2005)》上卷
P. 411
材料工业公司按零资产改制、重组,原舟山市定海区建筑材料工业公司改名为舟山市建工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并新组建舟山市建陶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和舟山市建业水泥有限公司。
1999—2000年上半年,全市审议批复企业改制方案516家,其中市属226家。
2001年,根据省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加快建立新型劳动关系若干指导意见的通知》和市委、市政府
《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城镇集体企业改革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市属工业企业全面实施国有企业职工劳动
关系转换:所有国有企业职工年工龄工资为800元/人;劳动关系转换资金通过多渠道筹集,主要来源于改制
企业的国有资产、已改制企业的国有股权和红利以及剥离资产等;采取“人走钱付,人留钱留”办法;改制
企业提留资产采用职工持股等形式管理。
2002年,根据市政府《舟山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暂行规定》和《实施细则》要求,解决原市属经委系统7
家破产企业退休职工门诊医疗费问题。
2001—002年,对于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舟山动力机器厂、舟山市包装总公司、浙江海山
2
集团公司、舟山新华印务有限公司、舟山毛纺厂、定海低压电器电子元件公司、舟山市定海水泥制品厂、舟
山市定海盐化建筑材料公司8家市属工业企业,实施集中破产清算。至2002年底,全市工业企业的产权制度和
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劳动关系改革基本完成,初步建立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和与之相适应的企业
新型的职工劳动关系。
二 轻 工 业 企 业 改 革
1989—994年,根据海岛二轻企业分散、经济效益差的实际,采取“兼并、联合、承包”等6项措施,开
1
展综合治理。
1990年,对第一轮承包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全面审计,落实第二轮全员承包企业27家。1991年,定海区
政府发出《关于治理二轻集体“小穷亏”企业若干意见》,岱山县出台治理企业的指导意见和建立扶助基金的
实施办法。是年8月,成立浙江省手工业合作社联合社舟山办事处,与市二轻工业公司合署办公。1992年,推
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二轻7家企业被列入全市“两项制度”改革试点单位。市二轻工业公司提出《关于劳动
用工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在全系统推广。1993年,普陀塑料总厂落实两制改革条例,优化劳动组合,实行
岗位技能工资,按照多劳多得原则拉开分配档次,调动职工积极性。普陀海华实业公司、普陀船厂、普陀五
金机配厂和定海汽车修配厂完成股份合作制试点,企业产权结构得到优化。是年,定海区二轻兼并定海家杂
公司、定海塑料一厂、金塘内配厂等企业4家;拍卖解体定海船舶四厂、定海纸箱厂等企业8家;租赁承包定
海船舶五厂等企业3家;依法破产处理定海创新纺机厂。1994年3月18日,组建成立“舟山市二轻工业(集团)
总公司”,市二轻工业主管部门始由行政管理型向集生产、经营、开发、投资、科技、服务于一体的经营实体
转轨。同年7月,市二轻与定海区二轻工业总公司合署办公,区属二轻企业并为市二轻直属企业。是年,推行
股份制企业11家,拍卖企业10家,拍卖资产286万元,安置职工2263人,解体倒闭19家,兼并7家,5家企业
实施集体所有个人承包经营,4家企业实行风险抵押承包。是年底,全市二轻企业初次转制面达40%。
1995—997年5月,针对二轻工业“五老”(企业老、设备老、人员老、产品老、观念老)现象严重,难
1
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等情况,开展以解困为目的的企业改制工作。分别采用破产、拍卖、重组、兼并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