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0 - 《舟山市志(1989—2005)》上卷
P. 620
普陀区勾山镇国家级节水增效灌溉示范项目 为浙江省1999年度节水增效灌溉示范重点项目。建设范
围为普陀区勾山镇山头黄、黄雉、蒲岙、小蒲岙、观碶头5个行政村连片土地共2000亩,分东、西两片。西片
为水稻种植区,面积1070亩,采用低压管道灌溉供水;东片为蔬菜区,面积930亩,采用微喷灌溉供水。工
程于2000年1月开工,次年4月底完成,总投资383万元。建设内容:新建排水渠道5440米、机耕路7000米,
桥梁2座,配置水泵机组5台,改建250千伏安变压器1台;安装新型农田放水阀门350只,闸阀井16只,安装节
水喷头2组200只,敷设各种型号管径地下管道45.29千米;种植绿化林木1.36万株;平整土地2000亩,田块长
80米,宽33米,形成田成方、渠相连、路成网新格局。示范区建成后,每年每亩可节约灌溉水量300立方米,
节省灌溉用电8千瓦时。
岱山县沙洋片国家级节水灌溉示范项目 为2001年全国节水增效灌溉示范项目。2002年3月动工,当年
12月建成。项目总投资298万元。建设内容:新挖沉井200只,安装小型提水电泵160只,总功率176千瓦,完
成微喷灌面积1600亩(其中1200亩为固定式微喷灌,400亩为移动式微喷灌),水量计量设施1处,建设“U”
形排水明渠850米。新建5米宽主干路800米,机耕路1座,平整土地60亩,架设农用电线8500米;敷设各种管
道24.15千米,微喷带133.86千米及各类喷头2000余只。项目建成后,通过土地平整、推广蔬菜大棚和反季节
蔬菜经济作物种植,促进了增产增收,年产值368万元,比原先增加30%以上;年节水量28.8万立方米,节电
3.2万千瓦小时,且省工省时。2003年9月,通过省、市有关部门组织竣工验收,达到节水增效示范要求,同
意投入使用。
引 水 工 程
详见第三篇《基本建设》第四章《水利 水务》第五节《供水 节水》。
其 他 水 资 源 开 发
屋顶接水 多在缺乏建筑库塘条件边远小岛推广。1988年,全市已利用屋顶面积65.60万平方米,年接
水量39.40万立方米,可解决9360户、3.75万人的饮水困难,节省买水、挑水费5000万元。1989年后,继续
在边远小岛推广屋顶接水。1999年,普陀区东极镇所属青浜、庙子湖、黄兴、东福山4岛启动推广屋顶接水工
程,先后推广屋顶接水940户,蓄水容积9400立方米,3100人受益,全镇47.09%岛民摆脱饮用水困境。葫芦岛
(乡)鼓励群众自建屋顶接水工程,全乡731户人家中有705户建有屋顶接水水仓,水仓总蓄水量达6150立方米,
超过全岛(乡)原有蓄水工程总量的66%。17年间,全市增建屋顶接水工程1.37万户,增加蓄水容积11.63万
立方米,增加受益人口3.06万人。至2005年底,全市发展屋顶接水工程2.31万户,蓄水容积19.03万立方米,
年接水量55.83万立方米,可解决6.8万人的饮水困难。
海水淡化 舟山海水资源丰富,淡水资源匮乏。1997年以来,转变水资源开发传统观念,运用高新技术
开发新水源,向大海索取淡水,先后建成嵊山岛日产500立方米反渗透海水淡化示范工程、泗礁岛日产1000立方米
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和日产600立方米集装箱式海水淡化工程等。2003年大旱,淡化工程为泗礁岛提供了60%的
供水量。至2005年,全市建成海水淡化厂(站)8座,日产淡化水8400吨,累计投资7453.6万元。另有嵊泗洋山
岛淡化厂二期(1000吨/日)、泗礁岛四期(二)(2000吨/日)和普陀蚂蚁岛海水淡化厂(300吨/日)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