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 - 舟山市志(1989—2005)下卷
P. 46
术学院合作设立海运驾驶、轮机大专班,开创海岛乡镇成校与高等职校联合办海运大专班先河。
2005年,渔农村成人教育结合新型社区建设,兴办社区教育学院。是年,有社区教育学院159所,占社区
总数78%。社区专职教育工作者55人,兼职273人,另有志愿者218人。42个乡镇(街道)建有成人文化技术
学校。其中省一级成校6所,省示范性成校5所,市一级成校10所。县级以上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基地14所,培
训12. 24万余人次。有村级成校411所(教学点),占村总数的91.4%。成校有专职教师109人,兼职教师716人。有
成人中学15所,毕业816人,在校生1061人,教职工26人。成人初等学校13所,毕业1191人,在校生1657人,教
职工26人。1989—2005年,各类成校举办渔农民培训1.65万班,参训人数80万人次,占渔农村劳动力的30%左右。
舟山蓉浦学院 2001年创办,由舟山师范和市成人教育中心合并组建,址定海区东海东路77号。学院
承担全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开展或合作开展各级各类成人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协助市教育局指导县(区)
教师培训机构业务;为乡镇成校提供科技信息咨询服务等职能。内设17个师训项目,每年轮训教师5000余人
次。与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宁波教育学院、嘉兴学院、杭州师范学院等高校建立合作关系,设航海驾
驶、轮机技术与管理等20个本、专科函授专业,在册学员2600余人。与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
学、厦门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合作开展远程教育,在册学员1170余人。开展外语类培训(剑
桥少儿英语、新概念英语、成人英语、成人日语、舟山人学英语培训及全国英语等级考试辅导等)和计算机
(计算机实用技术、省计算机应用能力、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培训)等非学历教育培训,年培训2500余人次,
并开设高考复习班和计算机与财会、幼师2 个中专专业。学院在大衢、岱山、六横、洋山等地设有教学点。
2005年,学院占地面积1.30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含环城东路分部)。建有局域网和学院网站,
有电脑300台。教师72人,中高级职称教师占70%以上。
舟山市成人教育中心 1988年成立,前身为定海区成人教育中心,内设电大工作站、自考办、成教办。
1995年,市成教办与定海区成教中心合并成立市成人教育中心。1996年,建立市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成教中
心成为既行使管理职能,又是办学实体的办学机构。是年,定海电大工作站并入市电大。自考办负责定海区
及市级机关、当地驻军自考业务,成教办负责指导渔农村青壮年扫盲和乡镇成校开展文化技术培训。1998年,
成为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2001年,与舟山师范学校合并组建成立舟山蓉浦学院。
白泉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1993年建立。1996年,与白泉职业中学合并,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
管理体制,内设定海区白泉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站。1999年,建立定海区白泉镇农函大辅导站。2002年,
白泉职业中学与白泉高级中学合并,白泉镇成校随之融入其中。学校开展扫除青壮年文盲、提高镇村干部文
化学历、高教自考报名、农函大培训、科教兴农、农村党建“三培养”等工作,先后被评为省示范性乡镇成
校、省科普工作先进集体。2005年,成校占地面积1294平方米,建筑面积3026平方米。学校建有牧场、白鹅
养殖、果木种植3个实习基地和多功能电教阶梯教室、计算机房,有图书3000册,有专职教师4人。
虾峙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1993年3月建立。1997年建立“经济管理大专班”教学点。2000年通过省
一级成校验评,建立成人社区学院。2004年定为全省乡镇级首个海运大专函授站。学校与浙江交通职院、浙
江海洋学院、宁波大学、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展多种形式学历教育和“双转”培训。办学以来,
有7263人次取得各类海运证书,培养各类毕业生180人。2005年,设航海驾驶、轮机工程技术海运大专班4个,
学员215人;“渔民函授大学”班2个,学员80人。成校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有专职教师4
人,兼职教师15人。另建有镇成校船用仪器综合经营服务部和10个科教实验基地,多项研究列入省、市科技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