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 - 舟山市志(1989—2005)下卷
P. 47
第 八 节 其 他 教 育
特 殊 教 育 ( “ 三 残 ” 儿 童 教 育 )
1989年,实施《浙江省实施〈残疾人教育条例〉办法》,全市视残、听残、智残“三残”儿童少年教育
被纳入义务教育规划,实行分级负责制。智残儿童由县(区)负责,由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或举办辅读班;聋
哑儿童由市负责进市聋哑学校就读;视残儿童以县(区)为主,市协助送省特殊学校就读。是年,有市聋哑
学校1所,在校学生75人。1991年,在普通中小学推行附设辅读班和随班就读,把“三残”儿童入学率不低于
60%列入“两基”评估验收必备条件。是年,创办定海区启智小学,招收6名重度弱智儿童入学。形成以市聋
哑学校和定海启智小学为骨干,辅读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的特殊教育体系。1997年,定海启智小学并入市聋
哑学校,实施九年一贯制教育模式。1994年,适龄“三残”儿童入学率81.45%,提前超过省特教“八五”规
划中70%的指标要求。2003年,市残联主办市聋儿语训中心智残儿童康复班,首批招收智残儿童14人。2005
年,全市有“三残”儿童532人,入学524人,入学率98.5%。其中视残儿童7人,入学7人,入学率100%;听
残儿童39人,入学37人,入学率94.87%;智残儿童486人,入学480人,入学率98.77%。
舟山市聋哑学校 1986年创办,址定海区白虎山路156号。首届招生38人,分大、小两班,学制大班四
年,小班八年。教学采用口语为主,手语为辅。1997年,定海区启智小学并入,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
管理体制。1998年,学校实行九年一贯制,实行隔年招生。建校以来,向社会输送毕业生125人,其中23人考
入宁波职高和华强中专等学校,1人考入北京联合大学,1人被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录用,毕业生就业率100%。
2005年,有教学班5个,学生45人。教职工25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14人),专任教师中
有10人毕业于特教师范。学校占地面积9.15亩,建筑面积3022平方米。有多媒体教室、理化实验室、语训
室、律动室、绘画室、书法室、家政室、图书室、阅览室、计算机房、美容美发室、编织刺绣室等教学用
房。有计算机32台,图书2400余册。开设语文(语初、语技、阅读、叙述、作文、写字)、思品、美术、
数学、自然常识、社会常识、律动、体育、卫生、语训、职劳(编织刺绣、美容美发、计算机应用)、班队
等课程。
定海区启智小学 1991年创办,初设在定海区环城西路40号,占地面积130平方米,建筑面积70平方
米。首批招收重度弱智儿童6名,设1个教学班,有教职工3人。以培养学生基本道德素质和阅读、表达、计算
初步能力及一定劳动技能为教育目标,开设语文、数学、唱游、体育、常识、卫生、美工、劳技等课程,学
制六年。1997年,迁入市聋哑学校,与市聋哑学校联合办学,学制改为九年一贯制。2001年9月起,学生实行
寄宿制。2003年,启智小学停止招生。学校重视教学研究,参与国家“十五”重点课题“中度弱智儿童教育
语文生活化课程研究”的实验教材研究,编写中度弱智儿童教材。2005年,学校有教学班5个,学生32人。有
教职工6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3人、大专学历教师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