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9 - 舟山市志(1989—2005)下卷
P. 49

僧 侣 教 育 ( 普 陀 山 佛 学 院 )


                   1988年,创办普陀山佛学院,址普陀山梅岑路44号(白华山麓“福泉禅林”),由普陀山佛教协会主办。
               学制预科两年,正科三年。以培养爱国爱教、拥护共产党、德才兼备、学修兼优、献身佛教事业的年轻僧侣
               为办学目标。面向全国招收具有初中以上文化、出家一年以上的1825周岁年轻僧人,首届招生40人。授课

               内容:佛学课有中印佛教史、经、律、论等;文化课有时政、语文、历史等。佛学课与文化课授课时间比为
               7∶ 3。1990年,开办三年制大专正科班和天台专修班。1995年,开办女众大专正科班。2003年,开始培养四

               年制本科生。次年,开设各宗研究班,学制四年,学僧从本科生中择优选拔。2005年,学院有男众正科(本
               科)、女众正科(本科)和各宗研究生共100名学僧,教师30余人。佛学教师多毕业于中国佛教学院高级进修
               班和从斯里兰卡、日本等国留学归来的法师。文化课聘市内副高以上职称教师担任。学院占地面积1. 4万平方

               米,建筑面积8200平方米。内设图书馆、阅览室、电教室、大讲堂、文印室等,有电脑35台。图书馆有各种
               版本的《大藏经》6种,佛学及其他图书2万余册,内地及港台佛教刊物40余种。办学以来,培养僧才634人。








                                                  第 九 节   教 师 队 伍





                                                         队 伍 发 展

                   1989年,全市有教师1.09万人,其中专任教师8505人。中小学有民办教师288人,占中小学教职工总数

               3.8%;有代课教师近千名,占教职工总数14%。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64.76%、58.46%、
               42.2%。时教师数量不足、学历偏低矛盾较为突出。1994年,符合条件的109名民办教师转为公办,全市无一
               民办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学历教育和师范院校毕业生分配充实,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提高

               到73.44%、81.23%、58.76%。1997年,实施以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工资总额包干和校内结构工资制为
               内容的学校内部“三制”改革,激活竞争机制,促进队伍建设。1998年,小学教师过剩,市属(定海)转岗

               分流小学教师41人;次年又转岗分流211人。为适应高中段学校发展需要,建立高师本科毕业生全市统一调剂
               协商机制,从初中抽调本科学历教师16人到高中任教,并首次向全国公开招聘优秀高中教师22人。是年,小
               学教师合格率96.98%,列全省第一。初中、普高、职高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92.69%、69.71%、35.42%

                   2000 年,教师结构变化明显,小学无一代课教师,初中代课教师降至2.78%。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
               97.41%,其中大专学历占15.59%;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91.75%,其中本科学历13.72%。嵊泗县率先实行教

               师聘用合同,打破教师职业“铁饭碗”。是年,实施城区教师定期支教制度,小学通过教师内部优化组合,推
               行职务聘任制、转岗分流,数量过剩状况得到控制。2002年,实施教师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离,全市
               高职低聘218人,低级高聘54人,面向社会招聘人事代理教师24人。次年,首次面向社会认定教师资格859人。

                   2005年,幼儿园教职工2056人,专任教师1349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3.62%,大专以上学历43. 5%,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