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1 - 开化古籍丛书之七:还峰宋先生集、屈骚心印
P. 261
· 256 · 开化古籍丛书 《屈骚心印》卷三 · 257 ·
此举黄帝作浑仪,尧舜命羲和作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其推步测天能穷极, 推测者,圣人能师心以制作也。若地上之隈隅,有山川之迹象可求,而地之东
其故而识之精,以营度为器,由之而七政齐,四时成,而民得顺、成岁功。功 南亏,似可因迹象而省之。若无能知其数者,浑仪止制一平衡焉。此何故耶?
用最大。初作之圣人,其勤民如此。故反其辞以问,言璇衡之制。谓天有九重, 见圣人制一器,有务有不务,知当务为急也。
其为系日月星辰之圜,则亦用九重。此前无传道,后无由考,从何处穷极而识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出自汤谷,次于蒙汜。自明
天之如此?此孰为经营而揣度之者,且制此有何功用?孰使于开辟之初,急急 及晦,所行几里?汤,宜作旸。
焉竭其耳目心思以作之者? 此以十二宫分为问。沓,合也。言天本是一片,有何合缝之处可分?乃作
愚按:天本积气,坱然太虚,所以有九重之说者,以星象测也。经星七, 者为之分,判十二支宫以定二十八宿之属。此焉所考而分之乎,自十二分而又
政为八,及天体为九也。经星不动,日行不及经星而退后,每三百六十日退缩 定其分野,而日月有属君属后之占。列星,指五纬。其缠次所见变异之宫,陈
一周,会于原所。因此,分天为三百六十度有奇。从日分也,从经星推测。谓 其应主何国。此皆安所凭藉,而穷究以识之乎?且日之出入丽乎天者,从而指
经星附天体,日行一周,日行不及天一度,再由是而推月及金、水、木、火、 其地以为出自汤谷,入次蒙汜,自早至晚,定其行度之里数,皆何从推测者也?
土行之迟速各不同,乃作浑仪、玑衡,如天之运行。天一圜,经星二圜,土星 总见圣人制作,尽其精微也。汤谷,即《尧典》旸谷。蒙汜,即昧谷也。皆以
三圜,木星四圜,火星五圜,日六圜,金星七圜,水星八圜,月九圜。此圜之 日之出入明晦而名之也。
九重也。星系于圜,以各候其行。度之疾徐,又为黄道之交经,而知日月之薄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
蚀。以赤道为中界,黄道半赤道之南,半赤道之北。日行黄道,行北道而昼长, 此举莠言乱真一种以为问也。夜光,月也。死,谓旁死魄。育,谓哉生明。
行南陆而昼短。寒暑以此分,岁功以此成。洽授民时,此先务也。 顾菟,谓月中玉兔之说,言月是何德,既死晦而又生明乎?月何利于菟,而怀
斡维焉系,天极焉加?八柱何当,东南何亏?斡,音管。亏,叶音夸。 之腹中乎?按:月晦明之说,谓月本无明,资日光之照耀而生明。朔望兹晦,
斡,转也。维,缚也。星辰系缚于玑衡上旋转也。天极,南北二极。南极, 上下盈虚,验于日照之旁正。远近行度,理可信而有征。屈子岂未闻此,而举
入地三十六度;北极,出地三十六度。浑仪为之璇,如车轴之心,两头有加处 此说以问,盖要人思想其说之无理,见在昔之莠言难信,以类今之谗人罔极也。
而后转。两“焉”字,谓天之星辰却无斡维之系,天之极却无玑璇之加也。八 后文多此类。余因以例问,中无征之说,直以为诬民之邪说,置之不讲也。
柱,驾玑衡之柱也。当,承也。谓天之外,何处有八柱以承天也?三句总言天 女岐无合,夫焉取九子?伯强何处?惠气安在?在,叶紫。
以积气自运,并无浑仪上许多事件。东南何亏,即地不满东南之说。此即见我 林注:女岐,神女。无夫配合而生九子,乃生人之人种。伯强,大厉鬼,
中华一边之说也。地在天中,天包地外,须合西北外徼。言之则须弥尚在昆仑 所至伤人。惠气,谓和气也。
之西,为地之中央最高处,西北之尽处皆海,不独东南亏也。浑仪本测天而非 愚按:承阴阳三合之问,来举此无本无化之谬说,以互证顾菟之谬也。言
像地,故中止设一衡,在中以当地,而九圜旋转外包,半出衡上,半入衡下, 阴阳三合而人生,为神伸之变。魂游魄散,而人死为鬼,归之化。此常理也。
北极出地,南极入地,皆了然,并不更像地形之高下也。此带问一句,地形之 乃说者谓女岐无夫,是无三合,焉得举有九子?死,谓伯强为疠,是谁见?伯
东南亏,似制浑仪者,若不知地而不为之像,止以平衡何也?辞皆反驳,而意 强在何处?而所谓阴阳会合,冲和之惠气以生人物者,又安在哉?
则正见圣人制作之聪明,能不滞于无形有形,自以人巧代天工也。 何阖而晦?何开而明?角宿未旦,曜灵焉藏?明,叶芒。
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 此节意本总结浑仪之制,推测天包地外,地在天中,一毫不爽而赞之也。
此又承上节。言浑仪之作,其外有八柱,以架浑仪。而八柱属于地上。若 却故反其辞以为问。角宿,东方七宿之首,指东方也。曜灵,日也。言是何物
九天外之边际无八柱,则天放何处?有八柱,柱又属何处?以见天外无迹象可 合了光而为夜?又是何物开出光来而为昼?东方未明之时,这太阳之光却藏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