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天台山道教史》
P. 21
穆王时招英贤,真人遂应聘而至。年二十,师事太极真人杜冲,受授
雌一之道。能三日始通一息,或沉没水底,竟日方出。炼神入妙,洞
达灵源。”《天台山方外志》卷 9《神仙考》称其:“若瞑目僵卧,辄一
年许不动,尘委其上,积厚如纸。能以一气诵五千文通为两遍。气禁
蛇虎,亦能禁凶人,使手足不觉自拘,或使幽灵击之。年一百五十岁,
常如二十年少。周厉王时,太上遣仙官下迎为太清真人,治赤城官。”
与此同时,《天台山方外志》卷 9《神仙考》记载,天台山还是先
秦时期珍藏“仙籍”的仙山。同卷“控鹤仙人”条记载:“天台山元灵
老君华真仙师遣第七仙子名属仁,乘云驾鹤游历武夷山,安排地仙见
张湛等各有仙分。乃遣何凤儿往天台山取籍检视,仙籍各有姓名,乃
安排魏王而下一十三人,同居此山。”这表明当时天下神仙名录的册籍
是珍藏在天台山的,可以看出当时天台山在道家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节 汉至六朝仙道
一、汉代神仙传说
到了汉代,天台山神仙的传说,比较完善起来。据《太子真人东
岳上卿司命真君传》和明传灯《天台山方外志》记载,主要有西汉茅
盈兄弟和东汉刘晨、阮肇等。
茅盈(前 145-?)西汉咸阳(今属陕西)人,字叔申。《茅山志》、
《太元真人东岳上卿司命真君传》记其少时修道于恒山,有异操,后
隐于句曲山(今称茅山,在江西西南部)。修炼服气、辟谷术,并以医
术救治世人。后其弟茅固、茅衷从其修道,时人称为大、中、小茅君。
后世称茅氏三兄弟为“三茅真君”。茅盈证位司命真君东岳上卿,并封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