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5 - 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P. 175
·140·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港口。明州港主要是客流与物流的中转港,台州港则是朝圣天台山的客流
与海外贸易的物流港。在中晚唐,渤海商人李延孝与婺州商人李达,既是
唐代中日海外贸易史上的著名商家,又是在台州海外贸易与海外文化交流
作出重要贡献的文化商人。
渤海商人李延孝(? -877),生年不详。从唐大中七年(853)年初
至乾符四年(877),近 1/4 世纪的时间内,在文献记载中共有八次从唐
代到日本的海外贸易纪录。其中五次是特意为日本天台宗高僧圆珍、圆载
服务而至台州,直至在航日海中遭风暴罹难。
唐大中七年(853)七月,日本太宰府所发《圆珍公验》(载日本《天
台霞标》)中首记“大唐商客王超、李延孝等”入唐伊始,李延孝便与中
日天台宗结下不解之缘。同年八月,圆珍等因风漂流至福建连江县登陆后,
李延孝按圆珍要求返回
日本报平安。
同年九月,李延孝
第三次来往于台州与日
本之间。此年圆珍在台
州国清寺闻知先师最澄
为日僧至天台山求法便
利,而施钱帛给天台禅
林寺建院,后毁于“会 临海江下街浮桥头历史旧貌,中津桥建此(上世纪
昌法难”。为续先师之愿, 末已拆迁)
圆珍捐资在天台国清寺建止观堂,李延孝等亦慷慨解囊 a 。
大中十二年(858)六月八日,李延孝商舶第四次在台州临海港登陆,
启程送圆珍回日本,台州龙兴寺僧常雅同舟“相送至海门”。(《风藻饯
言集·僧常雅呈大师书》)这是台州海门港最早见于文献记载,表明自中
晚唐起,海门港已成台州湾主要港口。《全唐诗》中辑有常雅《题伍相庙》
诗一首:“苍苍古庙映林峦,漠漠烟霞覆古坛。精魄不知何处在,威风犹
a 吴玲:《九世纪唐日贸易中的东亚商人群》,载《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4 年第三期。
正文.indd 140 2017/10/31 15: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