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6 - 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P. 236

第二章  隋唐五代时期·201·



                       以赤山为名,修建了“赤山禅院”。由于圆
                       仁的记载,使赤山法华院名扬海内外,今重
                       建的赤山法华院主体工程,占地 5000 多平方

                       米,全系仿唐建筑,其布局与《入唐求法巡
                       礼行记》中描述基本一致。
                           第三,传播了天台宗的佛教音乐。佛教

                       音乐是佛教仪式的产物,随着佛教仪式发展
                       而发展。日本天台宗是最澄所创立,但日本
                       佛教音乐两大主流派之一的“天台声明”,
                       却是圆仁所创立。圆仁入唐留学十年间,在
                       扬州、登州、五台山和长安等地深入系统地

                       研究了唐朝的佛教法式仪轨与佛教音乐。圆                         《慈觉大师(圆仁)山东遍路
                       仁在扬州开元寺。适逢智者大师忌日,他详                                  图碑》
                       细记录了忌日设斋仪式,并绘南岳慧思、智者大师的影像,回国后于比睿

                       山首开“天台智者大师御影供”,并保持至今。圆仁归国后,仿照唐朝天
                       台宗高僧法照“教在天台,行在净土”的《五会念佛》,制定和规范了“天
                       台宗声明”。在圆仁之前,日本的佛教音乐,主要限于显教系统的“奈良
                       声明”。圆仁所创立的日本佛教音乐“天台宗声明”,实质上是把显密净
                       三宗的佛教音乐“会三归一”的音乐体系                    a 。圆仁在传授佛教音乐“天台

                       宗声明”时,把弟子们分成七组。圆仁圆寂后,日本佛教音乐“天台宗声
                       明”,自然形成七个支系,这种“七系并存”现象一直持续到 12 世纪。
                           圆仁从中国传入日本的“天台宗声明”,历经一千一百多年,今已成

                       为日本重要的“无形文化财产(即非物质文化遗产)”。从 1970 年起,
                       日本佛教音乐“天台宗声明”,“走出寺院,走上舞台,走出国门”,相
                       继上演于日本东京国立剧场、大阪万国博览会音乐堂、京都音乐厅,巴黎、
                       柏林等艺术殿堂。作为日本佛教音乐“天台宗声明”的发祥地天台山,自
                       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为整理天台山佛教音乐不遗余力。在《中国民间音




                           a 周耘:《天台宗声明考略》,载《中国音乐学》,2001 年第一期。











          正文.indd   201                                                                     2017/10/31   15:01:06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