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3 - 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P. 233

·198·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传弟子广智门下落发。15 岁登比睿山
                       师事最澄,学天台教义,成为日本天
                       台宗创始人最澄的弟子。此后圆仁追

                       随最澄十四年,为弘扬天台教义而孜
                       孜不倦。圆仁在入唐求法之前,已是
                       日本天台宗的高僧。

                           日本仁明天皇承和五年(838),
                       年已 47 岁的圆仁,以“请益僧”的身
                       份,随遣唐使藤原常嗣入唐,在经历
                       两度渡海失败之后,终登达扬州。圆
                       仁初衷是往佛教圣地天台山求法巡礼,

                       但迟迟未获唐王朝的允准。后在回国
                       途中,遇风飘至山东文登县,遂挂锡
                                                                        圆仁塑像
                       于赤山法华院。后得机巡礼五台山,

                       于大华严寺、竹林寺从名僧志远等习天台教义,抄写天台典籍,并受五会
                                                          念佛法等。旋入长安,住资圣寺,
                                                          结识名僧知玄,又从大兴善寺元政、
                                                          青龙寺法全、义真等受密法,从宗
                                                          颖习天台止观。

                                                              圆仁入唐参学前后历时十年,
                                                          足迹遍及江苏、山东、河北、山西、
                                                          陕西、河南、安徽等七省,广泛接

                                                          触了上至官府要吏、下至僧侣百姓,
                                                          亲身经历了唐朝的“会昌法难”。
                                                          十年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都
                                                          凝聚在这部日记体的《入唐求法巡
                                                          礼行记》4 卷中。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成书于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白化文校注本                 日本承和十四年(847),计八万余












          正文.indd   198                                                                     2017/10/31   15:01:06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