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4 - 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P. 294

第四章  元明清时期·259·



                       持,为道俗所尊仰。大德二年(1298),元政府拟再派名僧为使,赴日以
                       “通二国之好”。第一次出使未果的愚溪如智,以己年事已高,力保一山
                       一宁担任使者。于是元成宗敕宣慰使阿达剌等五十余人至普陀寺,宣读宣

                       慰使手书及僧录司官书。赐一山一宁金襕袈裟及“妙慈弘济大师”称号,
                       任“江浙释教总统”,奉元成宗诏,由先前已经赴日弘法七年的仙居紫箨
                       山广度寺高僧西涧士昙担任“使节向导”,并与其外甥石梁仁恭(因仁恭

                       在天台石梁方广寺为僧,故称“石梁仁恭”)等五人出使日本。作为使者
                       的一山一宁,刚踏上日本九州博多的土地,即为当时镰仓幕府的执权北条
                       贞时软禁于伊豆国(今静冈县)的修禅寺。日本朝野人士对此议论纷纷,
                       规劝贞时:“沙门者,福田也……在元国,元之福也;在我邦,我之福也。”
                       北条贞时原本就崇奉禅宗,一山一宁则是著名的禅师,因而也就顺应众议

                       改变决定,任一山一宁为建长寺住持。三年后迁于圆觉寺,在职二年,又
                       回建长寺,后曾一度出主净智寺。关于一宁的日本之行,虎关师练在日本
                       德治三年(1307)时有这样一段记载:“伏念堂上和尚(一山一宁)往己

                       亥岁,自大元国来我和域,象驾侨寓于京师,京之士庶奔波瞻礼,腾沓系
                       途,唯恐其后。公卿大臣未必悉倾于禅学,逮闻师之西来,皆曰大元名衲
                       过于都下,我辈盍一偷眼其德貌乎!花轩玉骢,嘶惊輶驰,尽出于城郊,
                       见者如堵,京洛一时之壮观也。”(《一山国师行记》)一山一宁博学多
                       才,精通诸子百家之学,又工书法,交游十分广泛。





















                                           一山一宁手迹《送空藏主归里偈》












          正文.indd   259                                                                     2017/10/31   15:01:09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