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5 - 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P. 295
·260·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日本正和二年,也就是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后宇多法皇下诏关
东,邀请一山一宁入京主持南禅寺,亲询法要。自此,一山一宁的禅法大行,
朝廷官员、贵族及僧俗信徒等,纷纷前来参禅问道。后以老病,屡请退隐,
乃潜遁越州。法皇特下书,慰谕使归。文保元年(1317),一山一宁遗书
后宇多法皇,留下了“横行一世,佛祖钦气。箭既离弦,虚空落地”的偈
语而寂,年七十一。一山一宁寂后,后宇多法皇赐谥“一山国师妙慈弘济
大师”之号,俗称“一山国师”。又敕将其塔建于龟山上皇庙侧,并亲撰“宋
地万人杰,本朝一国师”像赞,以示怀念之情。 一山一宁访日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阐明元朝修复中日睦邻友好本意,结束了当时中日之间的战争
状态。元代两次东征日本,使中日之间处于战争状态。一山一宁奉元成宗
诏,出使日本。日本幕府初不信任,认为“大元国主”,“狙窥我之心”
未变,故“先编置豆州(今静冈县)修禅寺”。后因幕府执权北条贞时信
奉佛教,亲感一山一宁的大师风范与人格魅力,才“化干戈为玉帛”,从
而结束了两国之间的战争状态。
第二,留居日本近二十年,为日本佛教界造就了一大批颇有影响的人
才。一山一宁在日所传禅学法系,为古代日本禅宗二十四个流派之一,号
“一山派”。主要弟子有虎关师炼、龙山德见、雪村友梅、无著良缘、无
相良真、无惑良钦、蒿山居中、东林友丘等。其中以虎关师炼、雪村友梅
最为出名,门下约占“一山派”的八成。雪村友梅等人及他们的门徒雪溪
支山、太清宗渭和太白真玄、万里集九、季琼真蕊等,都是室町时期五山
禅林中的活跃人物。这些人中有许多曾入元寻师求法,礼拜祖庭。归国后
各化一方,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木宫泰彦在《日中文化交
流史》中评论一山一宁,“固高僧也,来日之后,在镰仓、京都张法筵,
前后凡二十年。上下之尊信极笃,所住之处,缙绅士庶之随喜者,门庭如
市。其及于日本精神界之影响极著。弘安以来,几乎断绝之中国留学,所
以能再盛者,全由一宁刺戟而成”。
第三,传播程朱理学,开日本“程朱理学”与“五山文学”先河。
一山一宁博学多才,“教乘诸部、儒道百家、稗官小说、乡谈俚语”,无
不精通;“是以(日本)学者推博古”。一山一宁除弘扬禅宗外,将理学、
文学、书画、史学,也作为弘法辅行,开日本“程朱理学”与“五山文学”
正文.indd 260 2017/10/31 1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