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6 - 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P. 296
第四章 元明清时期·261·
先河。程朱理学在十三世纪传入日本,首先在日本传播程朱理学的是一山
一宁。朱谦之在《日本的朱子学》中指出:“宋学研究,可以说从一山开
始。自此以后禅僧无不兼儒,蔚成禅学与儒学之一大合流,禅儒合一,参
禅者无不倾心宋学。”日本理学先驱便是一山一宁培养的弟子虎关师炼。
虎关师炼(1278-1346),日本临济宗僧。京都人,俗姓藤原,法名师炼。
十岁在比睿山出家,并受具足戒。后师事建仁寺之无隐圆范,及镰仓之一
山一宁诸师,不仅研究宗乘,亦通内外之学。尤擅长诗文,著有《元亨释
书》三十卷,《济北集》二十卷、《佛语心论》十八卷、《虎关十禅支和
尚录》三卷等。世称“海藏和尚”,敕号“虎关国师”、“本觉国师”。
正是虎关师炼等大力提倡,融程朱理学和禅宗学说为一体,使之成为日本
明治维新前的主流思想。活跃于日本文坛的“五山文学”,始于一山一宁
赴日后。其门下有虎关师炼、雪村友梅、中严圆月、梦窗疏石,梦窗门下
则有春屋妙葩、龙湫周泽、义堂周信、绝海中津、古剑妙快等,活跃于日
本南北朝时代,开五山文学的黄金时代。“五山文学”经虎关师炼以后,
主要由日本京都东福寺传衍下去,而东福寺正是五山文学的大本营之一。 a
一山一宁草书在日本极负盛名,日本当时的书家雪村友梅、虎关师炼均出
其门。他的草书师承颜真卿、怀素,狂放有法度,元气淋离。有《雪夜作》
《六祖偈》《法语》等墨迹传出,在日本尊为国宝 b 。
第四,促进了两国的友好往来,并延续至今。一山一宁寂后,虎关师
炼撰写的《一山国师行记》,详尽地记录了一山国师的生平以及恢复两国
友谊的贡献。因而《一山国师行记》,也成为元代恢复中日邦交珍贵的历
史文献,一山一宁的法裔大都参访过天台山,分别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
贡献,至今仍发挥积极的影响。延佑六年,日本东光寺僧月山友桂背一山
一宁灵牌入元,供宁波阿育王山。民国十四年(1925 年),我国太虚法师、
道阶法师、王一亭居士等二十二人,于日本参加东亚佛教大会之时,并为
一山一宁建立了纪念碑。2004 年 4 月,普陀山方丈戒忍与日本南禅寺派
中村文峰管长双方商定:在日本京都南禅寺树立《普陀一山一宁祖显彰碑》,
a 郑梁生:《日本五山禅僧的儒释二教一致论》,载《淡江史学》第五期,2006 年 12 月。
b 黄惇:《中国书法史:元明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年 8 月版。
正文.indd 261 2017/10/31 1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