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9 - 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P. 299
·264·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在两条陆路交通中,云南至越南的滇越道,往返需时一年;广西至越
南的交邕道,往返只需四月;因而成为元代至越南的陆路主要通道。陈孚
出使安南,即取道广西至越南的交(趾)邕(州)道。
至元三十年(1293)正月,陈孚等至安南。安南都城(今越南河内)
“有三门:中曰‘阳明’,左曰‘日新’,右曰‘云会’”。按当时安南
接待中国使者礼节,安南世子应开中门,亲往郊外迎候。安南世子陈日燇
却以丁忧为由,派“陪臣郊迎,将由‘日新门’入”。陈孚与梁曾对安南
国的非礼之举,当即提出抗议:“奉诏不由中门,是我辱君命也。”(《元
史·梁曾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陈孚“作三书责之,辞直气壮,
迄不辱命”。
查《陈刚中诗集·附录》,陈孚其实是写了四书,自至元三十年(1293)
正月初一作第一书《元奉使与安南国往复书》,二月廿作第二书、二月廿
一作第三书,前三书均为交涉奉诏迎使事宜。三书指出:这种不符惯例的
非礼之举,既有伤国体,又损害两国关系;并“责日燇亲出迎诏,且讲新
朝尚右之礼。以书往复者三次,具宣布天子威德,而风其君入朝。世子陈
日燇大感服”。(《元史·梁曾传》)一场前后交涉历时近两月的“奉诏
迎使”事件,以陈日燇亲出迎诏,洞开中门阳明迎使,安南国相陶子奇从
陈孚等,上大都北京“诣阙请罪”而告终。
安南按礼节奉诏迎使后,一边向元朝“上万寿颂、金册、表章、方物”,
表示“赤心归顺,忝受封册”;一边以“以黄金器币、奇物”,厚赠元使陈孚、
梁曾。三月初一,陈孚作第四书,表明“君子砥身砺行,犹冰玉也”;“自
元代陈孚出使安南之敕书原件难觅,而清代奉敕书御诗送安南国王原件,藏北京故宫
正文.indd 264 2017/10/31 1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