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5 - 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P. 315

·280·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设宁波(一度移署舟山定海)。嘉靖三十八年(1559)后,浙江抗倭重心
                       在台州,故特设台、金、严参将,其公署设台州。戚继光四年台州抗倭,
                       前后三次招收训练两万“戚家军”,九战九捷,使倭寇闻风丧胆;并于嘉

                       靖三十九年(1560),在台州完成了名扬海内外的军事名著《纪效新书》,
                       系统地总结了台州及浙江的抗倭经验;为其“抗倭首将,民族英雄”的历
                       史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纪效新书》属抗倭名著,而日本曾以《武术早学》《军法兵记》《兵
                       法奥义》等不同书名出版此书。因著于台州,故台州特色尤为浓郁,主要
                       体现在三方面:
                           第一,台州抗倭催生了克倭制胜的“鸳鸯阵法”。
                           台州位于浙东南沿海丘陵地带,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山陵沼泽,道

                       路崎岖,地形狭长,不利于“大兵团”作战。早在汉武帝时,就有“东越
                       狭多阻”(《史记·东越列传》)的结论。而倭寇又擅长单兵作战,且倭
                       刀为“双手刀”,其长度、力度与速度,明军“短兵难接,长兵不捷”,

                       难以招架。加之明军将骄兵惰、武备荒弛,故倭寇能得以横行东南沿海。
                       戚继光针对台州地形“多薮泽,不利驰逐,乃因地形,制阵法”。(《明
                       史·戚继光传》)使倭寇闻风丧胆的“鸳鸯阵”,遂在台州应运而生。
                           “鸳鸯阵”以十二人为一作战基本单位的阵形,长短兵器互助结合,
                       可随地形和战斗需要而不断变化。鸳鸯阵形以 12 人为一队,最前为队长;

                       次二人一执长牌、一执藤牌;长牌手执长盾牌遮挡倭寇的重箭、倭刀,藤
                       牌手执轻便的藤盾并带有标枪、腰刀,长牌手和藤牌手主要掩护后队前进,
                       藤牌手除了掩护还可与敌近战。

                           再二人为狼筅手执狼筅,狼筅是利用台州生长的毛竹,选其老而坚实
                       者,将竹端斜削成尖状,又留四周尖锐的枝杈。每支狼筅长 3 米左右,狼
                       筅手利用狼筅前端的利刃刺杀敌人,以掩护盾牌手的推进和后面长枪手的
                       进击。
                           接着是四名手执长枪的长枪手,左右各二人,分别照应前面左右两边

                       的盾牌手和狼筅手。再跟进的是使用短刀的短兵手,如长枪手未刺中敌人,
                       短兵手即持短刀冲上前去劈杀敌人。最后一名为负责伙食的火兵。












          正文.indd   280                                                                     2017/10/31   15:01:11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