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6 - 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P. 316
第四章 元明清时期·281·
“鸳鸯阵”不但使矛与盾、长
与短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了各种兵
器的效能,而且阵形变化灵活。可
以根据情况和作战需要变纵队为横
队,变一阵为左右两小阵或左中右
三小阵。当变成两小阵时称“两才
阵”,左右盾牌手分别随左右狼筅
手、长枪手和短兵手,护卫其进攻。
当变成三小阵时称“三才阵”,
此时,狼筅手、长枪手和短兵手居
中。盾牌手在左右两侧护卫。这种
变化了的阵法又称“变鸳鸯阵”。 台州市椒江区戚继光纪念馆内“鸳鸯
此阵运用灵活机动,正好抑制住了 阵”模型
倭寇倭刀优势的发挥。戚继光率领“戚家军”,经过“鸳鸯阵”法演练后,
在与倭寇的作战中,每战皆捷。
这是戚继光在台州抗倭前期发明的鸳鸯阵,在嘉靖四十年(1561)“台
州大捷”时获日本倭刀刀谱《隐者之目录》,改编成“辛酉刀法(即戚家
刀法)”后,又以倭刀、鸟铳武装“鸳鸯阵”,“师倭长技以制倭”,使
其更具杀伤力。戚继光台州九战九捷,主要依靠“鸳鸯阵法”。戚继光后
来在御虏于北方蓟辽时,对“鸳鸯阵法”又加以完善,既立功于北国,又
扬威于异域朝鲜。
第二,台州抗倭发明了“师倭长技以制倭”的“戚家刀法”。
“戚家刀法”又名“辛酉刀法”,因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于嘉靖
四十年(1561)台州抗倭大捷时,从倭寇身上所得日本古流剑术传书《隐
流之目录》一卷。此年为农历辛酉年,故称“辛酉刀法”。又因中国为单
手刀,倭刀为双手刀,故戚继光命名为“双手刀法”。
日本倭刀源于中国。据马明达先生《说剑丛稿》研究,“双手刀法”
的源头,可追溯到兴起于春秋战国的双手长剑和汉代的环手大刀。据《三
国志·魏志·倭人传》载,日本邪马台国的女王卑弥呼,曾于魏明帝曹睿
正文.indd 281 2017/10/31 15: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