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8 - 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P. 318
第四章 元明清时期·283·
早在北宋日本倭刀就很出名,大
文学家欧阳修作有《日本刀歌》:“昆
夷道远不复通,世传切玉谁能穷?宝
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鱼
皮装贴香木鞘,黄白间杂 与铜。百
金传入好事手,佩服可以让妖凶。”
当时倭寇的单兵作战能力甚强,
又兼倭刀锋利难挡,明军伤亡很大。
戚继光在十二卷本《纪效新书》卷 4《短
器长用解》中说:“长刀,此自倭犯
中国始有之。彼以此跳舞光闪而前,
我兵已夺气矣。倭喜跃,一迸足则丈余,
戚继光根据“台州大捷”所得日本
刀长五尺,则大五尺矣。我兵短器难接,
倭刀刀谱《隐流之目录》
长器不捷,遭之者身多两断。缘器利
而双手使用,力重故也。”
戚继光在“台州大捷”得此刀谱后,为“师倭长技以制倭”,即以日
本倭刀之势法,著成了《辛酉刀法》。《辛酉刀法》由两部分组成,前面
是用日本文字写成的《隐流之目录》及其“习法”,后面是戚氏刀谱的演
练法。《辛酉刀法》合中日两国刀法为一谱,是在中日剑刀武艺的交流史
上不失为珍贵的文献。日本学者则认为,戚继光在台州所得的《隐流之目
录》,即为“日本剑道三大源头”之一的“阴流”流祖爱洲移香斋之子爱
洲小七郎,于明朝时期游历中国时所传的《猿飞阴流剑谱》。
戚继光将“辛酉刀法”首先运用在台州抗倭发明的“鸳鸯阵”中。在
“鸳鸯阵”最基本的“队”的建制中,两个鸟铳手是正副队长,但要求二
人“仍习双手刀为短兵”。步兵也是如此,凡鸟统手,“给长倭刀一把”。
此外,步兵或给短刀、或给长刀。每当操练时,如假设敌人为骑兵,持长
刀者“以原习倭刀进法”,下砍马腿,上砍马头。如假设敌人为步兵,“倭
刀二人一排,舞路既多,疾速,为上等”;或者“以木刀对砍,举落疾速,
不使人乘隙得犯者为上等”。把日本刀法吸收到中国军队里来,充分反映
正文.indd 283 2017/10/31 15: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