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1 - 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P. 321

·286·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刘恩至在武进士及第后翌年
                       (1548)四月,浙江巡抚朱纨亲率
                       备倭指挥刘恩至、张四维等参加舟

                       山抗倭,强攻倭寇许氏的根据地双
                       屿港,刘恩至等经过激烈的战斗,
                     “破其巢穴,焚其舟舰,擒杀殆半”,

                       许氏兄弟惨遭失败,同伙李光头、
                       许六、姚大总及“大窝主顾良玉、
                       祝良贵、刘奇十四等,皆就擒”。
                       刘恩至舟山抗倭初战告捷。
                           嘉靖三十二年(1553)四月至

                       八月,都指挥刘恩至四战四捷,相
                       继大破倭寇于舟山岑港、定海芦花
                       港、舟山临山卫和普陀山洋,并在普
                                                             普陀山潮音洞刘恩至等平倭摩崖:“明
                       陀山潮音洞摩崖铭功以还。其铭云
                                                         嘉靖癸丑(1553)季秋,副使李文进、参
                       “明嘉靖癸丑(1553)季秋,副使
                                                         将俞大猷、都司刘恩至,督兵灭倭于此。”
                       李文进、参将俞大猷、都司刘恩至,
                       督兵灭倭于此”。
                           嘉靖三十三年(1554)三月,倭首萧显率众自海盐败走浙东,官兵乘

                       之,逐于三江,挫于龙山,围于定海(今镇海)。都指挥刘恩至、参将卢
                       镗、把总张四维等分道夹攻,斩显于慈溪境内,倭遂灭。
                           刘恩至在舟山抗倭中,“身先士卒”,六战六捷。“罢战则命酒赋诗,

                       有儒将风”;因功“累官至(宁绍)参将”。为纪念这位台州籍的抗倭名
                       将,在舟山清代方志中曾予立传,沈家门天后宫中旧有刘恩至塑像。清《光
                       绪定海厅志》载:“沈家门山,县东九十里,内障芦花等岙,外通莲花洋,
                       最为要地。嘉靖间,指挥刘恩至伏兵于此,以败普陀之倭。明设水寨,今
                       置讯防。”

                           清《康熙定海县志》称:“明末,山上有圣母庙,合祀戚继光、李应
                       诏、张可大、刘草堂(即刘恩至)等诸抗倭名将于后厅。”至清乾隆年间,












          正文.indd   286                                                                     2017/10/31   15:01:11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