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3 - 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P. 393
·358·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代代友好下去的前景。
第七节 山田惠谛三参祖庭天台山
原全日本佛教协会会长、日本天台宗总本山比睿山延历第 253 世座主
山田惠谛长老,德高望重,心怀弘扬天台宗宗风的宏愿,三次参访天台山
祖庭,三拜祖师,建立了非凡的功德。据天台学者周荣初先生《山田惠谛
三参天台宗祖庭》 a 一文介绍:
一参:劫后重光颂祖德
国清寺自开创之日起,绵延 1400 余年,历尽沧桑,屡有兴衰。新中
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提倡宗教信仰自由,寺僧有土地、山林,实行农禅合
一制度,政治地位不断提高,生活安定,方丈澹云还被选为浙江省人民代表。
1966 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经受了“浩劫”,国清寺也遭到
空前的劫难,佛像被毁,寺庙被占,僧人还俗,田林失管,一派颓败的景
象。不幸中的万幸是,1972 年中日恢复邦交,尽管当时仍在“文化大革命”
期间,周恩来总理力挽狂澜,指示外交部和宗教局派员调查,于 1973 年
3 月 20 日签发国务院 34 号文件,批转《外交部、宗教局关于整修天台山
国清寺等问题的请示报告》,明确指出:“不仅日本天台宗以我国浙江省
天台山国清寺为‘祖庭’,其他日本宗派包括新兴的‘创价学会’‘孝道
团’等也都奉为‘祖庭’。”强调“迅速进行整修,务使 1975 年如期完成,
开始接待”,拨款人民币 30 万元。为解决佛像塑造困难,指明:“拟在
北京选运若干佛像或就地泥塑少数佛像加以充实,以供日本佛教徒朝拜。”
国务院文件一出,台州地区和天台县领导立即开展工作,一是召集能工巧
匠整修寺庙殿堂,二是派丁天魁等一行赴京从广济寺、雍和宫、孔庙等处
选请佛像、法器,历尽艰辛,经过先后两年多时间的整修,千年古刹重光。
这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堪称中国佛教史上破天
a 许尚枢、周荣初《名人与天台山》,西安地图出版社,2004 年版。
正文.indd 358 2017/10/31 15: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