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3 - 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P. 93
·58·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它们的崛起,是日本佛教发展日趋大众化的结果。但从宗派源流、教义学
说来看,中日天台宗(包括天台山禅宗文化 )影响尤为明显。由于这三
大佛教派系的创始人均出自日本“天台世家”,因而也促进了与天台山的
文化交流。
(一)日本禅宗(临济、曹洞)派系
禅学在日本,以往虽有日僧道昭、最澄、圆仁和唐代僧人道璿、义安
等由唐传入,但禅宗正式弘传,始于入宋参学回国而首创日本临济宗的明
庵荣西。
荣西(1141-1215),号明庵,备中(今冈山县)吉备津人,俗姓贺阳氏。
自幼从父研习佛教 ,14 岁至本郡安养寺剃度出家,后登比睿山戒坛受大
乘戒。19 岁投比睿山有辨门下习天台教义,又至伯耆(今岛取)的大山
从基好学密教。后还比睿山精读藏经,八年闭门不出。因遇宋朝通事(译官)
李德昭,得闻宋地禅宗盛行。 遂于宋乾道四年(1168)四月渡海入宋抵
达明州,先访广惠禅寺,旋登天台山,遇日本东大寺重源上人(日本天台
宗高僧法然弟子)。二人同登万年(当时禅宗活动中心之一)、石桥诸刹,
对石梁方广寺罗汉阁的“罗汉供茶”作了记录。同年九月应重源之约返回
日本,携归中国天台宗新章
疏 30 余部,呈送座主明云僧
正。后鸟羽天皇曾命荣西在
神泉苑修持请雨法以求雨,
很有“灵验”。天皇特赐“叶上”
称号。荣西兼修显密二教,
形成“叶上派”,成为“台密”
(指最澄、圆仁、圆珍在比
睿山和三井园城寺所传的天
台宗系的密教)睿山十三派
之一。
宋淳熙十四年(1187),
圆珍《国清寺求法目录》(首尾两页),今
荣西再度入宋。当时想赴印
为日本国宝
正文.indd 58 2017/10/31 15: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