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5 - 开化古籍丛书之二:皇宋事实类苑(1—39 卷)
P. 195

· 190  ·  开化古籍丛书                                      《皇宋事实类苑》卷第十九           · 191  ·





            《皇宋事实类苑》卷第十九

 云韶部
                                                                          宋江少虞撰
 开宝中,平岭表,择广州内臣听聪慧者数十人,令于教坊习乐,名箫韶部,
 后改曰云韶部,内宴则用之。
                                            典礼音律
 钧容直



 太平兴国中,择军中之善乐者名曰引龙直,游幸则骑而导驾。后改曰钧容  协律
 直,取钧天之义焉。
                  燕龙图肃判太常寺,建言今之乐太高,始下诏天下,求知音者。李照言乐
 河市乐         比古高五律,而胡瑗、阮逸相继出矣。李照之乐,以纵黍累尺,黍细而尺长,
             律之容乃千七百三十黍。胡瑗以横黍累尺,黍大而尺短,律之容千二百黍,而
 驸马都尉高怀德,以节制领睢阳,岁久,性颇奢靡,而洞晓音律,故声伎  空径乃三分四厘六毫。空径三分四厘六毫与容千七百三十黍,皆失于以天而生

 之妙,冠于当时,法部中精绝者,殆不过之。宋城南抵汴渠五里,有东西二桥,  律也。阮逸又欲以量而求音,皆非也。最后有房庶者,亦言今之乐高五律,盖
 舟车交会,居民繁伙,倡优杂户类亦众,然率多鄙俚,为高之伶人所轻诮。每  用唐乐而知之。自收方响一、笛一,皆唐乐也。其法,以律生尺,而黍用二桴
 宴饮乐作,必効其朴野之态以为戏玩,谓之河市乐,迄今俳优常有此戏。并《沂  二米者,是时无二米黍。据见黍为律,虽无千七百三十黍之谬与三分四厘六毫
 国公笔谈》。      之差,然其声才下三律,盖黍细尔,其法则是矣。王原叔、胡瑗大不喜其说,
             朝廷但授庶试秘书省校书郎,不究其说。而庶,玄龄之后,其为人简脱,尝与
 拱辰管         乡荐,然好音,宋子京、田元均字荐而召之。是时,丁正臣亦收牙笛二,与庶
             笛同。予尝于雄州王临处得北界笛一,比太常乐下四律,教坊乐下二律,犹高

 鼓吹部有拱辰管,即古之叉手管也。太宗皇帝赐今名。  于唐乐一律。又尝于才元处得并州铜尺一,比大府尺长三分,以之定律,与唐
             乐声同。大府之尺定律,与北界笛同,二者必有一得也。若得真黍,用房庶法
             为律以考之,其为至当不疑矣。真黍,一桴二米者。
                  二
                  世言王朴为知乐,而不知乐之坏,自朴始也。初太常钟磬皆无款识,朴用
             横黍尺制律,命其钟磬而志刻之。太祖患乐太高,和岘用影表尺才能下一律,

             乐比唐为高五律矣。今太常镈钟最大者,声中唐之黄钟,志刻乃云林钟,余钟
             率皆如此。李照则多镵凿旧钟以合其律,而钟磬又不如朴时,虽非本声,而其
             器尚完也。惜哉!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