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1 - 开化古籍丛书之六:棠陵文集、了虚先生集、芙蓉镜寓言
P. 171

· 166  ·  开化古籍丛书                                            《了虚先生集》卷二        · 167  ·






 后之儒者或得其象数而义理有弗精,或明夫理义而象数有弗究,要之皆不能不  矣。后人徒见其皇皇欲仕之迹与其讥荷篑沮溺之言,遂以圣人之急于生人而己
 畔于圣人。故夫子曰:“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盖言《易》不可易  亦欲拟之,以行道不揣其本而齐其末,其失固已不啻千里矣。其最下者又徒以
 而学也。若《春秋》一书,圣人所以则天道左右斯世者也。微义秘旨,缕分绪  躁进窃禄之心援假圣人文,非济欲其流弊之为害亦甚,不细今方欲辨此而顾师
 释,譬草木之有条杆枝叶而各具本根,虽离披并著而欲因末以见本,抑亦难矣。  之可不重得罪乎。执事明道而重节,必察其言非迂妄,故敢卒以鄙志告,幸与
 自当时游夏之徒,亲执经受学者且弗能赞一辞,则其难可知矣。而后之表章训  其志而教之。奉接何时,惘恋正切,承命作三寿文字,敬为山中辞上献外,近
 释是书者,亡虑数十家,卒皆讹谬诞慢、贼理诬圣,为学者蠹。独安国虚心玩  著文诗数篇兼录晋左右,香帕贡,远敬有便,乞时赐教音,慰此瞻望。不宣。
 索数十年,裒众长而折之,自谓得圣人用心之极,而后儒多从而师之,莫之敢
 非。仆独仆虑其纤巧峭刻而或失圣人公大之心,盖非明睿所照而考索至此,安  与李空同论文书

 能保无偏枯渗漏之失哉?就其所得之极致而论,徒可谓亿则屡中而已。仆尝有
 志此二书而力有未逮,思结庐深密之境,潜究十年,考异同,辨是非,旁探幽,  童子归,能道执事峻行清德,听之毛骨飒然增凉,兼睹大作,雄峻简劲,
 索去取,折衷以求至当。归一之论,庶圣人精神所在不至灭没,而后世亦有所  淳洁淡泊,教迪者甚多。论文讹见猥辱疵揥,尤窃喜焉。古之师友互相辨质,
 师承焉耳。兄信有志愿偕我游处,成此大学亦佳,苟掇前人已成之说,考其文  弗明弗措,今则惟誉言是好,法言是忌,欲业成如古人也难矣。而谨独于执事
 义训诲而自谓得之,则非徒戏人而自戏也,何益焉?仆分于兄为争友,敢以兹  有闻,是谨之得也。顾其志郁而未明,兹敢复以书问。谨之始论,特以今之为
 直规,计弗深怪。相见何时,惘惘日甚。近诗二楮呈览,见别后意思兼恕哓哓,  文者,固著书遗意。夫著书者,蓄而有得,而后泄为言,故必自创而成一家之

 幸甚。         说。苟师蹈沿袭他人,乌在其为立言哉?而执事以书法喻之,数例明甚。顾谨
             之所谓弗同者,正谓其象耳。肥、瘦、长、扁、流、整、疏、密、劲、温十者,
 寄鲜侍御先生书乡试出其门下  书之象也。古之善书者,精无不同,而十者之象则异。惟精无不同也,故同谓
             之善书;惟象无不异也,故各谓之名家。精苟同矣,而象亦无不同,是亦臣仆
 仲冬间,尝具书属同年牟君参转为致贡左右,计久亦达矣,时下想道履甚  于人而已矣,奚其善?夫文亦何异于是。理道旨趣犹书之精也,辞致体格犹书
 安。谨抱疾逾时日,已上疏得旨矣。行将买舟南归,冀成厥初心,不终负辱门下,  之象也。古之善文者,理道旨趣无不同,而辞致体格则异。惟理道旨趣无不同
 斯足为慰。曩尝进拙诗文数篇,执事已观其言而察其志矣。恐徒言而不克蹈之,  也,故同谓之善文;惟辞致体格无不异也,故亦各谓之名家。理道旨趣苟同矣,

 将获罪于古人,故遽遽欲返者,思求其志而已。且昔之言志于左右,辞略而意  而辞致体格亦无不同,是亦臣仆于人而已矣,奚其善?今概论其本之同,而不
 未能悉通,兹请卒言之。谨尝病世之学者,不能深察圣人之意,故所行往往畔  察其末之异,是犹论天地万物之理同,而不论其形气之异也。无乃或几于惠施、
 于圣人。夫古之学者,自摛经辨志以至于强立不反,其间所以闲其心而养其衷  公孙龙之说乎?譬之人焉,精神运诸中者同矣,耳目形诸外者同矣,而貌各弗同。
 者,纤微悉备,卒之德建性定,智虑完明,然后推其学以达于用,则事至而能断,  夫精神耳目之不同,固不足谓之人,而貌皆一人焉,又可谓造物之深功巧妙哉。
 物来而能揆,虽以之处危处变而不汩其中而丧其守,此所谓大成之学也。苟此  史迁弗同于左氏,左氏弗同于古经,殆亦人貌之不同乎?而学之过者,直欲貌
 心养之弗豫而昧然无所启明,一与物接,已棼然若无绪之丝而荡然若不系之舟,  之同而中之弗同,弗计也。夫中与貌兼同且未为善化,矧得其貌而遗其中,或

 几何足以成天下之务而不失其性命之正哉。故德成而不达之用者,谓之固德未  并其貌而失之者哉。故篇中曰:舍其意而师其词,弃其词而摹其句,是绘真者
 成。而欲强施之用者,谓之蒙蒙与,固非圣人意也。昔夫子尝嘉曾点之明而悦  不得其人之神俊而徒貌其体肤,又不得其体肤之完而徒貌其肢节,其于肖也终
 漆雕开之笃志,而最高弟如颜闵者咸不愿仕,夫子亦不强之仕者,其微意可见  不得矣。谨意言师其意固无不可,而徒模习其词句,是亦得肢节之细而遗其全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