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 - 开化古籍丛书之六:棠陵文集、了虚先生集、芙蓉镜寓言
P. 34
· 030 · 开化古籍丛书 《棠陵文集》卷之二 · 031 ·
仁知图序 巡历周岁之作。予观而评之,其冲澹者类陶,其幽远者类康乐,其飘逸者类谪
仙,其苍古者类少陵,诸大家之义备矣。而世瞻初不自知也,其言曰:人之性情,
吾邑徐君良辅,少治进士业,屡试不偶,乃弃去,遨游山水间。尝谒其师 古今不殊,要亦和畅中正,不必工耳。汉魏唐宋,何暇摹仿?而品评之,惟其
莫侍御于闽。闽多佳山水,若武彝九曲之层叠,三山之嵂崒,芙蓉洞之邃深, 不暇摹仿,此摹仿之所以不及也。世瞻为政,类其为诗,大刀阔斧,解牛破竹,
螺江之澄洁,南湖、白湖之浩渺,尽为徐君有矣。又尝视其从子可大给事于金 不屑屑于绳墨,而自合于绳墨,东越割鸡,西江持豸,无不快人意者。其取友
陵。金陵山水不下于闽,若姑苏之虎丘、太湖,毗陵之惠山二泉,京口之金山、 亦然,神交意合,辄吐肺肝,初不拘拘于倾盖。盟坛之末,如予不类,亦其一
杨子,以至鸡鸣山、雨花台之类,尽为徐君有矣。又尝久客于杭。杭之山水有 也。夫诗以言志,续是编者,可以明世瞻之志矣。世瞻,号鲁峰,蜀之嘉定州
闽之奇,有金陵之广,若吴山,若天竺,若钱塘,若西湖,尽为徐君有矣。徐 人。正德十二年进士。时称蜀中才子,制作甚富,是编特豫章之作耳。初自标
君行年六十,既寿且乐。予兄振之辈与君交,以其有得于山水之助,乃请乃弟 为《客兴》,予因增其客之地云。
锦衣君为山水图以赠,而署其上曰《仁知图》,盖取诸《论语》之旨也。夫仁
知之道难言也,具仁知而乐山水,圣者之事也。由山水而求仁知,学者之事也。 姚容斋挽歌序
徐君之于山水,亦尝有志于是乎?山水,物之仁知也。仁知,吾心之山水也。
求山水于山水,得山水而已耳。因山水之间,反而求之于吾心,其所得者岂山 呜呼,吾观兹策,而知吾友子醇之孝之术之巧也。夫子醇之为刑部也,迎
水而已乎?徐君勉乎哉!得吾心之山水,而后为仁者,为知者。而后见山水而 其先容斋以养也,而竞不至。子醇方觊其终至也,终不至。亦将归以养也,而
自乐,而后如山之寿,如水之乐,交游之意其在兹乎?图成,振之尝请予文, 竟已矣。呜呼,子醇何以为心哉!夫招魂诞矣,刻木亵矣。彷徨踯躅,真无以
余苦于疾病,病后苦于宾客,未有以应也。柯山秋半,登石梁之顶,观长生之 致其孝也。故谋诸名世学士如董文玉氏者,以表其墓,表成而容斋复生矣。墓
塘,悠然若有所得,而欲以告徐君,欲以答振之。晚酌微醉,对月而歌,歌曰: 在会稽之间,幽原窈壑,人迹罕临。乡之知容斋者宜世矣,而天下之广或未遍
石梁之颠,可以扪天,其下有仙,一局千年。石塘之清,其名长生,山既有英, 也。则又谋诸寮友为歌词以挽之,而容斋之名满天下矣。夫天下之贤才萃于京师。
水岂无灵。山水之间,以怡我颜,匪颜之怡,亦发我彝。全我之彝,遂我之私。 京师者,贤才之市也。天下之人心准于贤才。贤才者,恒人之倡也。故兹策成,
我私惟何,日寿且乐,曰既遂之,对此无怍。我私弗私,以告君子,君子听之, 而人皆知有容斋矣。今夫世之养亲者,肥甘轻暧,宫室舟车,声色嗜好备矣,
受天之祉。 亲乐矣,而泯泯不闻,所识者止于童奴里巷而已,心果乐乎?语曰:“令闻广誉,
不愿文绣。”经曰:“令闻令望,如珪如璋。”珪璋文绣,物之美也。惟名拟焉,
豫章客兴序 人子之孝,其亲孰有过于此者乎?故曰之孝之术之巧,以兹策观之也。或曰:
子醇侃侃,执三尺法,平万方,暇即读书,为诗文,充充然若有得者,他日事
昔人有云:诗文须自出一机轴,何能共人生活!此有意于求异者之言也, 功,当显亡疑。殆古之立身扬名者,孝之贞也,而汲汲于是乎?方子曰:扬己
然不犹贤于尚同者乎?今之为诗文者,动拟古人每自许,曰某篇拟陶,某篇拟 之名,以及其亲,亲之未有善者可也。容斋之无外饰之,未尝有争,可不谓坦
谢,某篇拟李,某篇拟社。细考之,其拙者,不免画虎之诮。即工矣,亦不过 易乎?容斋之力致亲,欲于贫时,独理门户,任二弟贾于荆襄,不孝不友者能
葫芦之画而已,何足取哉!惟其善养性情,博观篇什,胸中有古作家,满而后 之乎?容斋之推赀,以急友之难,解里纷于数语间,不可谓不谊也。容斋之遗
发。无意于拟古人,而古人句法在吾口头,不求异于人,而人自不可及,夫然 书,子醇戒其刻深,至动同官者之叹,真仁人之言哉!呜呼,若容斋者,诚多
后可以擅大家之称矣。吾友徐世瞻侍御寄示《客兴》一篇,自嘉州以至洪都, 善矣,诚不可以不扬也矣,而子醇能扬之矣。容斋虽不就养,养易殊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