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8 - 开化古籍丛书之六:棠陵文集、了虚先生集、芙蓉镜寓言
P. 58
· 054 · 开化古籍丛书 《棠陵文集》卷之五 · 055 ·
《棠陵文集》卷之五 众称是而惧谴,或不以闻,不皆豪愚也。以一熟补二荒,则熟犹荒也。荒征不
蠲则民穷,民穷则心奸。今闻此警,弱则望风投贼,强则乘时作耗。豪恐中吴
开化 方豪思道著 之忧,不在江上而在比屋也。江阴之朱陈,崇明之施钮,岂异方人哉?愿明公
福清 魏宪惟度选 急为奏请,尽蠲旧逋,暂缓新征,以安穷民之心。纵使征解在途,适资寇粮。
南城吴学炯星若订 近日武进白粮已入贼釜,甚可畏也。疏发,先示此意于民,以明公之望,朝廷
裔孙 元启竹友编 之明,必无弗允。若待报则后示,则晚矣。
二曰禁迁徙
吴民素柔,且末元失于预图,尽罹伪诚杨苗之惨,故老相传,闻者酸心。
书 今群贼之惨,不减于彼。一旦有此声息,策逃避者多,而策守御者少矣。数日,
闻城外居者欲入城,城中居者欲入乡,人心散漫,不可收拾。贼闻之,其势益强。
愿明公速下令,若曰贼虽来且寡,吾有备,可保无患尔。勿可轻动,毋分城内
上王中丞书 外,凡百家为一大保,拔其尤为大保长,十家为一小保,拔其尤为小保长。一
家有警,百家救之。不者,有重刑。凡保长有功,则或赐以金,或复其家,或
豪素负直气,每恨不得为谏官,乃得为此官。此官位甚卑,与天子且远。 给以官。如此而人心可安,吾之势不弱矣。
位卑而言,则有出位之谴;地远而谏,则有谤己之虞。因念天子所赖以镇一方 三曰调精锐
者,抚按是也。抚按者,所以代天子行事者也。上与天子近,耐下与县官亦不 吴中武事久废。如太、镇二卫,望卫也。近日,淮南调兵,陈总戎每卫精
远也。吾有言不能达于天子,独不可藉抚按以达乎?故于罗中丞则言复熟之当 选百人,已谓拔其尤矣。道昆,豪及见之,窃笑一行尽若此类。豪虽书生,一
免,张中丞则言六事之当举,俞中丞则言两湖之当浚,原侍御则言荒粮之当补, 鼓可擒也。总戎又为豪言,两卫觅六十强弓弗获,不得已借于军舍,奚啻弓尔也。
而数公者不以为迂而皆以为直也。不但华之以言,而让见之于行也。由是获上 昆亦小邑也,曾有寸两一矢乎?近豪奉明公之檄,始召弓人、冶人为之。复令
与为民之名归于豪矣。名者,造化所忌也。名虽归豪,而忌亦随之矣。荒粮之请, 城中上户置铳三,中户铳二,下户铳一,躬选民壮五百余名,方设教场,延教
豪以瘳民瘼、消他变,计之大也。忌者乃以是中伤之,至投原公之杼,系狱且 师以教之战,不则下狱矣。今不知何如也?夫即太、镇可占他卫也,即昆山可
满一月,非有刘苏州之明,几乎冤矣!窃恐流言滔滔,误入明公之听,故于狱 占他邑也。既尤其器,有无其人,然则将何恃乎?今为临渴凿井之计,不过整
中略具颠末,将以上陈。适闻江上之警,重烦神虑,乃不自惩,并陈十事,以 器械、募壮丁而已。豪以为器械可及整也。吴中壮勇素少,纵募而得之,乌合
渎高明。败军之将固不可以言勇,然狂夫之言知明公能择也。明公初至,即檄 之众未可恃也。且此辈贪淫无度,贼有子女玉帛可以饵之,吾何饵之乎?愿明
属吏各陈所见,豪知明公取善之心不殊于数公也。而豪安敢不以待数公者待明 公急调南京、浙江二处精军,各带利器。京军则屯镇江,与镇江军合。浙军则
公乎?方欲陈均则派粮之法而有此厄,创草半止,倘明公念其直而略其迂,有 屯镇海,与镇海军合。持重万全,徐观其势。镇江军浮江而下,镇海军溯海而
数公之决而无原公之疑,则当嗣此以毕所志焉。 上,翼而攻之,群贼之头可悬之阶下矣。议者必以二地甚重,毋分其备,万一
一曰缓催科 有患,未免得此失彼。殊不知地重者备多,备多者患远,备多则可分,患远则
吴连灾。正德四年,则怵于刘贼而隐其荒。五年,则泥于起运而复,其熟 可缓。明公请度之。
而征难也。矧征其荒乎?去年虽仅熟而荒亦不少,如昆山则六万有奇,他邑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