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4 - 光绪太平续志(志书)
P. 464

温岭丛书第三辑 光绪太平续志


             盐县学,以浙江参议公之命,遣二生走数百里致币于景高之庐,请
             训经于其学弟子。戒行有日矣,予与景高交最深,乃赠之以言曰 :

             韩子有云,弟子未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世俗浅儒不知是道,
             苟居师位,辄不自下,务以博闻多识督服其徒。然而闻未必博也,
             识未必多也。故于传授答问之间,往往蔽其所短而见其所长,隐其
             不知而罔为已知,内以欺于心,外以欺于人,其为害也甚矣。余昔

             与吾友同学于仙居张先生,又同侍黄岩陈先生。二先生皆吾乡名师
             宿儒。张先生       [七]  者,强记   [八]  多闻,诸经兼治,然其为文,常以示
             其徒习文者,使言是非           [九] ,言之而是,未尝不从,是不蔽其所短也。

             陈先生者,虽闻见有限,然专精于《尚书》,弟子请问,有所不知,
             未尝   [ 一〇]  强词以对,不曰忘之,则曰我未之稽,是不隐其不知也。
             故当时门人轻劣无知者或笑其短,而敦厚有识者咸服其贤                             [一一] 。余

             数年来亦僭为师,尝念二先生所为,故未尝敢有欺于徒。嗟乎,彼
             欺其徒者,夫岂其所好哉?盖亦有所耻而然也。殊不知天下古今之
             事变无穷,虽圣贤不能尽知,况学者乎?《传》曰:“知之则曰知之,

             不知则曰不知,是知之之道也。”亦何耻哉!孔子以大圣之才为七十
             子之师,且以“助我”望于颜子,以能                    [一二] “起予”称于子夏,由
             是言之,为师者岂尽贤于弟子乎?景高以敦实厚重之资,通洁净精
             微之学,其教人之术,固恢恢乎有馀者,又岂待于余言哉!

                 洪武二十有一年六月十二日序。
                 草心堂诗序                                             王叔英
                 为子者之不足以报其亲之恩,亦犹万物之不足以报天地之恩也。

             天地之恩非万物之所能报,而万物之中,有超乎其类而圣如尧舜,
             足以参赞天地之功者,亦可谓能报之矣,然而尧舜之心亦未尝自谓
             足以报天地之恩也。故孔子曰 :“尧舜其犹病诸”。父母之恩非人子

             之所能报,而人子之中,有超乎其类而贤如曾参,足以承顺父母之

             454




                  立飞图文 一校 成品尺寸:148×210mm 版心:110×167mm 26 行 ×29 字 字号:10.5 磅 书宋
   459   460   461   462   463   464   465   466   467   468   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