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品读三门》之《鲜甜三门》
P. 35

2. 腌制          再以咸带鱼为例。过去,带鱼
            在三门湾一带算是大宗鱼类了,数
 又称腌鱼习俗。腌鱼与前面提到的咸干是有区别的,咸干经盐渍后还需要晒干,
            量多,产量高,除鲜销外,一般来
 而腌鱼盐渍后则不再进行曝晒。腌制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如按原形逐尾精制称之为
            不及精细加工,只能在船上直接加
 “抱”,盐卤浸渍为“炝”,鱼体经粉碎后腌制为“酱”。其中以三抱鳓鱼、咸带鱼、炝
            工成咸带鱼。先洗净鱼体,后加盐
 蟹、虾酱等最为常见。
            35%,进行抄拌。抄匀后落桶直至
 先以“三抱鳓鱼”为例。一是“头抱”。鱼在腌制前,用长约一尺的细竹条从鱼鳃
            盛满,再加盐封面,三天后再加压
 孔刺入腹腔,直通肛门,使鱼体内气体排出。然后掀开鳃盖,往肚里塞盐,使盐分充分
            石。
 渗入体内,后把鱼浸入卤中抄拌。或先用l0%盐抄拌,散堆在地上,等鱼体中的鱼卤排
                至 于“ 炝蟹 ”“蟹 股 ”“蟹
 尽。撒盐时,自尾部逆鳞用力向头部推擦,直推到鳃部,顺着用竹签刺通腹腔的洞口,
            糊”“蟹酱”和“虾酱”,其加工习
 连连塞盐三次后便可落桶。二是“二抱”。落桶后每砌一层,撒上隔盐,1~2天后卤水渗
            俗大致相同。现举“炝蟹”为例。所
 出,即盖上竹帘,用大块石重压,使鱼体内水分充分渗出。三是“三抱”。在鳓鱼“二抱”                                      ·三抱鳓鱼
            谓“炝蟹”,就是把新鲜的白蟹放
 后3~4天需要翻桶,并重复纳盐和擦盐,再入桶腌渍,上压重石,不再翻动。经4~5个
            在盐卤中浸泡腌渍而成的咸蟹。其
 月,鱼品成红色,散发出一股香味,卤汤上浮现油花,成品称“三抱鳓鱼”。在“三抱鳓
            加工特点,要求蟹的质量要好,盐卤
 鱼”的加工过程中,特别要注意把握用盐量。按习俗,“头抱”总用盐量为鱼重的30%,
            咸度要适中,安置时把盐卤调匀倒
 “二抱”的用盐量为鱼重的22%,“三抱”则为23%。
            入木桶,蟹壳朝下,蟹腹朝上,整齐
            排列于容器中。三日后可食之。
                “蟹股”“蟹糊”“蟹酱”和

            “虾酱”,都是加盐腌渍生吃的食
            品。只不过,因剁切的形状和程度
                                                                                ·咸带鱼
            不同而区分。其中,剁得最细者为
            “蟹糊”,剁得较大者为“蟹股”,

            加工较为粗糙的为“蟹酱”,用虾
            做原料制成的为“虾酱”。加工蟹
            股,先把蟹洗净,剥去蟹壳和蟹脐,
            取出蟹黄,然后将蟹体按加工需要

            而剁切,盐渍后放入容器,过三四
            天后即可食用。一般用盐量在35%
            左右。“虾酱”则是把鲜虾洗净,剁
            成细块或捣成糊状伴盐成酱。腌制

            鱼品在三门沿海最为普遍。
                                                                                  ·蟹酱


 28 | 鲜甜三门                                                             第二篇  卤制干藏海之味 |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