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 - 《天台行旅》
P. 48

攀条摘珠实  服药炼真骨  安得生羽翰  千载卧蓬阙


                                                                                                                 此诗可与《梦游天姥吟留别》相参照,是一首寻仙问道的佳作。意境开阔,
                                                                                                             有超然飞升的飘逸气韵。


                                                                                                                 华顶峰北麓半山上,有黄经洞,三面绝壁,唯一线鸟道可通。晋代书家
                                                                                                             王羲之,曾在此洞中修习,并裂帛书写道家之《黄庭经》。华顶山下有墨池,
                                                                                                             传说为王羲之洗砚洗笔之处。王羲之的师傅,是天台山紫真道人。紫真道人
                                                                                                             俗名许元度,人称白云先生,为东晋穆帝时人,居住在华顶灵墟峰——道书《云
                                                                                                             笈七籖》中所载的第十四福地。在王羲之《记白云先生书诀》一文中,紫真
           ▲ 华顶日出云海    蒋冰之  摄
                                                                                                             道人谆谆引导他说:“子虽至矣 , 而未善也 , 书之气 , 达乎道 , 同混元之理 . 七
               平平展展,群山宛如苍岛,如诗如梦。天边现出一片鱼肚白,渐渐变成一片                                                             宝齐贵 , 万古能名。阳气明则华壁立,阴气太则风神生。把笔抵锋,肇乎本性,
               纯净的红艳。我脚下柏树岩岭的沉睡的云海被唤醒了,振奋起来,就如我在                                                             力圆则润,势疾则涩;紧则劲,险则峻;内贵盈,外贵虚;起不孤,伏不寡;
               揭桶档峡谷所看到的一样,腾越着,翻滚着。流云沿着两旁的山谷轻泻飞扬,                                                            回仰非近,背接非远;望之惟逸,发之惟静。敬兹法也,书妙尽矣。”王羲
               犹如瀑布,在南北交合的山口上,两队流云猛地撞在一块,便倏地腾起,笼                                                             之深得其师精髓,在他的《兰亭集序》中,二十几个“之”字的写法,灵秀
               罩整座拜经台,我忽然又进入了一个蒙蒙的冥想世界里。片刻,云雾消散了,                                                            无比,各不相同,神韵独具,得益于天台白云的流动。
               我听见了阿波罗神车轰隆隆辗过头顶的响声。                                                                              传说天台当地书法家曹伦选,住宿于华顶寺内,是夜一道红光闪现,循
                   清代齐周华这样描述华顶日出:                                                                            光寻去,见半块鹅字碑,为王羲之的手迹,立即虔诚地补写了另一半,合为全璧,
                                                                                                             镶于国清寺的三圣殿东首莲舟室的墙壁上。
                   远眺溟渤,水色连天,四顾空蒙。杳杳无际。东方微明,但见金霞缕缕,                                                              在山上行走,云雾总是在身周徘徊,从树林的缝隙中穿过,生于空谷,
               间以青气,日轮欲起,如金在熔,摩荡再三,始升天际。其初升也,体圆忽长,                                                           归于洞府。华顶之南归云洞,传说是云雾的归宿。华顶地势高寒,林深木茂,
               等卵黄之欲流,其既升也,则仍然一规,色兼红紫,轮似加大,及再升也,                                                             故多雾多云。俗话说,华顶山上无六月,一场西风就落雪。一下雪,满山皆白,
               反似渐小,却光芒夺目,不可正视。                                                                              树木著袄,秀竹弯腰。即使不下雪,寂寞冬夜,气温骤降,云雾凝结在草木之上,
                                                                                                             宛如玉树琼瑶,剔透晶莹,阳光照耀,光华烨烨,我心里道,这又是一处庄

                   山寺里的钟声暮雨悠悠响起,久久地萦回。一切都在震颤,山林,云海、                                                          严净土了。
               树木、殿宇,都笼罩在辉煌之中。
                   拜经台旁草堂一座,为太白读书堂,以石为墙,以茅覆顶,为李白居住                                                               徐霞客写到登临华顶的情景 :
               吟诗的地方。李白《天台晓望》云:
                                                                                                                 复上至太白,循路登绝顶。荒草靡靡,山高风冽,草上结霜高寸许,而
                   天台临四明  华顶高百越  门标赤城霞  楼栖苍岛月                                                                四山回映,琪花玉树,玲珑弥望。岭角山花盛开,顶上反不吐色,盖为高寒
                   凭危远登览  直下见溟渤  云垂大鹏翻  波动巨鳌没                                                                所勒耳。
                   风涛常汹涌  神怪何翕忽  观奇迹天睨  好道心不歇


            48  天台行旅                                                                                                                                            华顶:云海浮荡莲花巅峰          49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