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6 - 泰顺县文化志
P. 486
第十编 非物质文化遗产 ·423·
(飞云江上游)。民国初期,百丈口埠头船舶林立,仅木帆船就达170余艘,成为浙闽交界
六县的物资吞吐地。发达的水道航运催生了造船业。当年百丈镇的潘、夏、陈等几大家族,
专门从事纯手工生产农用、渔用、商用及其他特殊用途的木船,所制木船结构牢固,结合缜
密,工艺考究,其制作流程包括选料断料、锯板、分板、拼板、投船、打麻、填灰、上油
等。该项目于2009年被市人民政府列入“第三批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拦身裙花编织技艺 拦身裙是农村妇女在劳作时的小围兜,拦身裙由裙头、裙身、裙带
组成。它从线到成品皆为手工,共有四道程序,分别是纺棉纱、染纱、浆纱、织布。泰顺县
纱编造型简洁、色彩强烈鲜明、寓意含蓄健康无论是花样,还是色彩搭配,千针万线,一丝
不苟,线与线之间几乎看不到缝隙。该项目于2009年被市人民政府列入“第三批温州市非物
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绷鼓制作技艺 境内民间
制鼓技艺以雪溪和东溪两地为代
表。其制作工序包括选鼓皮、绷
鼓面、钉鼓钉、画鼓面等。该
项目于2009年被市人民政府列入
“第三批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名录”。
畲族服饰 该项目于2010年
被市人民政府列入“第四批温州
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详第八编第三章第四节) 图10-2 绷鼓制作(摄于2006年)
泰顺彩泥塑 该项目于2010年被市人民政府列入“第四批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
录”。(详第四编第一章第二节)
石拱桥营造技艺 县内最常见的石拱桥是单孔空腹式石拱桥,按结构分,有无铰拱、双
铰拱、三铰拱结构三中。传统石拱桥梁多附属小品建筑,如桥头牌坊、华表、经幢和小石塔
等。该项目于2011年被市人民政府列入“第五批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民间木雕 境内木雕源于明清时期,主要以建筑物、家具、供神用器的装饰或构件而存
在,并具有题材广泛、构图饱满、布局匀称、刀法繁而不乱等特色。木雕主要分“雕花雕”
和“嫁妆雕”两种流派。“雕花雕”是纯粹学木雕出身的,“嫁妆雕”则指以小木为主、雕
花为辅的技艺流派。至清代,境内木雕技艺趋于成熟,艺术风格开始从粗犷流畅转向精雕细
琢,并与宗教文化相融合。木雕工艺在明清时期泰顺县传统民居建筑中得到广泛的运用,从
梁架、檩条到斗拱、驼峰等大木构件,从门窗、栏杆到牛腿、雀替等小木装修,随处可见构
图饱满、层次丰富、繁而不乱、富有立体感的精美华丽的雕刻。雕刻的内容有花卉、飞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