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6 - 泰顺县公安志
P. 506

泰顺县公安志




            执法水平最高的民警选调充实到法制预审大队,制定出台《泰顺县公安局刑事执法办案若干问题(暂
            行)规定》,把原各业务部门分头负责报捕、起诉的案件改变为统一归口于法制预审大队负责,改
            变以往刑事案件多头出口造成案件质量参差不齐的状况。这样既明确了法制预审大队工作职责,又
            统一了全县刑事执法出口;既有利于规范民警的执法行为,又有利于提高全局的执法质量。特别是

            全年的刑事执法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刑事案件批捕率达到97.4%,起诉率达到100%,移诉准确率达到
            100%,退查率为1.3%。


                 二、执法制度长效化,着力规范执法日常行为。

                 该局强调从源头管起,从点滴做起,从平常抓起,健全日常执法规范各项制度,严格规范执法
            行为。
                 一是狠抓执法源头管理,强化执法起点规范。从接待服务群众态度等最基本的要求和110接处
            警、矛盾纠纷调解等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入手,以规范110现场取证等三项工作为契机,牢牢抓住

            110接处警和受理案件这个源头,建立中层干部指挥中心值班制度,制订完善110接处警工作规范,
            深入贯彻落实《浙江省公安机关110现场取证及处警人员着装携装规定》《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
            序规定》《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将重点放在接处警和受理案件环节取证是否到位上,
            放在应立案件是否及时立案上,确保执法行为的起始点就规范有序。

                 二是完善规范执法制度,强化执法程序到位。在认真执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程
            序规定的基础上,加强执法实践的调研,先后制定和完善了《泰顺县公安局办理取保候审和“下走”
            案件规定》《泰顺县公安局重大疑难复杂案件集体讨论决定制度》《泰顺县公安局执法办案评判记分
            规定》《泰顺县公安局主办民警办案责任制》等执法制度,进一步加强现场勘查、证据收集、强制措

            施采取、深查深挖等容易出现执法问题的工作规范,把执法办案的全过程纳入到标准化、程序化的运
            作轨道上,切实解决不作为、执法不公等问题,有力地促进了执法规范化。
                 三是健全执法考评机制,强化执法全程监督。坚持“重在平时、抓在平时”的原则,改进执法
            考评模式,推出现行案件审核日通报、复查案件月通报和执法质量季排名制度,实行案件质量由办

            案民警、法制员、办案单位领导、法制预审大队、局领导五级逐层把关制度,做到件件有审核把
            关、件件有检查评判、件件有考核结果。同时根据省公安厅考评办法,及时修订过时和新增的考评
            内容,把案件质量、信访案件、五类监管对象和接处警等情况作为重点考核内容,不定期组织法
            制、督察等部门开展涉法信访案件、另案犯处理、行政拘留执行等专项清理检查,扩大执法内部监

            督的覆盖面,完善特邀监督员、警民联系、案件回访和领导公开接待等制度,主动接受党委、政
            府、人大、政协、司法机关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监督,形成以日常监督为主、多渠道、全方位的执法
            质量考评监督体系,把执法质量考评与日常执法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克服“问题整改不及时、
            时过境迁难整改”的被动局面。



                 三、执法培训制度化,着力提高执法主体能力。
                 该局在坚持党委理论中心组扩大学、党支部夜学、科室专题学、民警自学的基础上,认真贯彻
            执行公安部《关于进一步提高公安队伍法律素质的指导意见》,开展全警法律练兵,积极解决素质上


            ·43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