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天台山佛教史》
P. 22
北宋末期,天下大乱。金军分东西两路南下攻宋。靖康元年(1126)十
一月,宋钦宗亲自至金人军营议和被拘。翌年四月,金人攻破东京(今河南
开封),掳徽宗、钦宗及后妃、皇室等数千人北撤,北宋灭亡。北方民众,纷
纷避乱南迁。不少禅宗临济宗高僧大德,原在京城中讲经说法,此时也避乱
来到南方。风景秀绝的天台山,当然是他们首选之地。这时期,来到天台山
的高僧主要有:法一、子文、道元、德珂、景元、宗杲等。他们都是当时国
师圆悟克勤的高足。分别居住在护国寺、国清寺、万年寺等处。同时,禅宗
曹洞宗高僧真歇清了,得法于长芦祖照,曾居天台山天封寺弘法,后来住持
国清寺,影响甚大。
总之,两宋时期,禅宗在天台山发展极盛。建炎四年(1130),高宗下诏
国清寺“易教为禅”,成为禅宗“五山十刹”之一。日僧明庵荣西于干道四年
(1168)、淳熙十四年(1187)两度来天台山,曾于万年寺遇虚庵怀敞,得传
临济宗黄龙派禅法。东渡以后,成为日本临济宗创始人。日僧彻通义介于开
庆元年(1259)入宋求法,绘下《五山十刹》图,其中有《天台山万年寺伽
蓝配置图》,整体布局、殿宇规制所指甚详,成为研究万年寺的宝贵资料。宋
时居天台著名禅僧尚有护国寺明照,万年寺法一、昙贲,华顶山遇安、法具,
国清寺行机、蕴常、志南等。
净土宗在五代两宋时期,也很盛行。天台宗十六祖义通台净兼修,常呼
施主为“乡人”,问其故,即言:“吾以净土为故乡,诸人皆当往生,皆同乡
中人也。”(《佛祖统纪·义通传》)知礼作《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观无
量寿佛经融心解》、《金光明最胜忏仪》、《修忏要旨》等,强调修心妙观,即
心念佛,是修净土的实践修持法。遵式则着《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主
张扫尽疑虑,树立正念,老实念佛,并提出具体修法,即礼忏、十念、系缘、
众福等。
第三、元明清时期是天台山佛教的守成期。
元代,由于中国政权为北方少数民族统治,佛教因此受到打击,逐渐衰
微,天台宗也不例外。当时,禅宗与天台宗发生“教禅之争”,一说智者为显
教(天台宗)之祖,一说智者为禅宗。双方攻击,直至诉讼,后被官厅定为
禅宗。杭州演福寺天台宗高僧湛堂性澄于至治元年(1321)应召入京,校正
《大藏》。他不忍天台祖庭沦为禅宗,上书具奏国清寺之建置始末及旧制之由。
元世祖“赐玺书复之”,仍定国清寺为天台宗祖庭。这是一大功绩。性澄的同
门怀则着《净土境要门》,用天台宗的教义解释净土思想。值得庆幸的是,天
台宗第二十三祖法照大师的法孙东溟慧日(1291-1379),天台人。他曾随师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