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7 - 《天台山佛教史》
P. 67
《天台四教仪》深入浅出,简明扼要,而又全面系统地讲述天台义理,
因此受到僧俗的普遍欢迎,被喻为“台教之关钥”,对普及天台宗起了重要的
作用。
二、义通的弟子
两宋时期,天台宗在天台山虽有螺溪传教院羲寂的弟子在弘扬,但影响
不大。羲寂的主要弟子高丽义通,学成回国,途经明州(今宁波)时,被四
明太守留住,居宝云寺弘扬天台,被尊为天台宗第十六祖。义通的高足知礼
和遵式,继承师志,精修天台、净土,居四明延庆寺和天台东掖山,广收弟
子,讲经说法,影响极大。
(一)知礼
知礼(960-1028),字约言,俗姓金。浙江四明(今宁波)人。7 岁出家,
15 岁受具,专习律部。20 岁从本郡宝云寺义通受天台教义。学成后,“凡三
主法会,唯事讲、忏,四十余年,胁不至席,当时之人,从而化者以千计;
受其教而唱道于时者,三十余席。”(赵抃《宋故明州延庆寺法智大师行业碑》)。
他在近 40 年的弘教活动中,共讲《法华玄义》7 遍,《文句》8 遍,《止观》8
遍,《涅盘疏》1 遍,《光明玄义》10 遍,《观音别行玄记》7 遍,《观经疏》7
遍,《金刚錍》、《止观义例》、《十不二门》、《始终心要》等,不计其数;并“修
《法华忏》三年”。从上述这些频繁异常的“讲”、“忏”中,足见他为振兴天
台宗竭尽全力。此外,还燃 3 指以供佛。造寺宇 1 所,大小 300 间。造弥陀、
观音、势至、普贤、天台祖师像 20 躯。印写教乘,满 10000 卷。(以上参见
《佛祖统纪·法智》和《四有尊者教行录》卷 7)
晚年,知礼曾结伴 10 僧,共修《法华忏》,约定以 3 年为期,期满集体
自焚,后经朝臣及同学遵式等再三“观请住世说法利法生”,方才唯“忏”不
“焚”。
知礼一生为护教而同山外诸师反复进行辩驳。关于这事的起因,《佛祖
统纪》卷 8(《大正藏》卷 49,第 192)记载说:“(咸平)六年,日本国遣寂
照持源信法师问目二十七条,请答释。景德元年,撰《十不二门指要钞》,立
别理真如有随缘义。永嘉继齐立《指滥》以难之,谓不变为随缘,是今家圆
教之理,别理岂有随缘?师乃垂二十问以祛其蔽。天台元颖复立《征决》以
代齐师之答,而嘉禾子玄亦立《随缘扑》以助齐、颖。时仁岳居座下述法智
义,立《十门析难》总破三师。四年,遣门人本如、会稽什师持《十义书》、
《观心二百问》诣钱塘昭师室。初是《光明玄》有广、略二本,并行于世。
景德前,钱塘(晤)恩师制《发挥记》,专解略本,谓‘十种三法纯谈法性,
不须更立观心,广本有之者,后人加之耳。’慈光门人奉先清、灵光敏,共造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