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2 - 《天台山佛教史》
P. 72
舍利满龛”的异事:
嘉定四年(1211)春,住山鉴堂谓:师(本如)塔当方丈后,
狃于风水非宜之说,将迁之。破土数寸,香气袭人。棺上产莲花一
茎,光明奕奕。暨发函,慈颜俨然,须发长垂,衣被不坏,舍利满
龛。一众惊叹。于是亟掩藏之。镜庵论之曰:“法师血肉之身,衣被
之饰,在土二十年而不坏,非夫戒定慧之力所指,孰能若是!”人或
以轻发祖塔咎鉴堂者,非夫假此日之启视之,曷足以知法师正报亲
依坚固不坏之瑞?为此举者,其祖冥使之乎!
这一不可思议之事,使众人惊叹,都认为这是大师一生念佛,勤修戒定
慧三昧之力的灵异。
东掖山环境幽僻清静,但当时有批虔诚的皇亲国戚和达官贵人常来参
访。考《嘉定赤城志》记载:宋仁宗之女大长公主的附马李遵勖,是台州人。
仁宗给公主赐第台州东门。他虔诚奉佛,常与李遵勖坐轿来此修持念佛,自
称:“题诗已有丹青笔,悟云应多黑白僧。”在他们的带动下,台州城中约有
四五百位佛弟子常来东掖山烧香拜佛,学东晋慧远(334-416)那样,在庐山
结念佛社,称为白莲社。随后,附马李遵勖还将这一盛况上奏朝廷。庆历二
年(1042),仁宗赐号本如为“神照法师”,并赐给紫方袍及“智者教文四千
五百卷,以资讲说”。
(三)本如法裔
白莲寺的旧址前是一片水田。据当地父老相传,这原是一座白莲池。每
年夏季,莲社的社友在池边举行念佛会时,白莲寺在全国各地传灯的法裔都
要来聚会。其时池中盛开白莲花,千朵万朵,如冰似玉。池面上阵阵香风吹
来,令人飘飘欲仙。这也是白莲寺的一大特色。南宋台州知州章得像亦是白
莲社中同修,他初上白莲寺时,曾作诗赞道:
闻说新庵号白莲,五峰环绕布金田。
虎溪社共何人继,佛陇灯从几代传?
诗中说的“虎溪”是指慧远的庐山东林寺修净土念佛,“佛陇”则是指
天台教观。这表明白莲寺的法裔是主张台净双修的。
以本如为首的神照系,在两宋时期极为活跃。本如的入室弟子数十人,
主要有处谦、有严、处咸等。处谦,永嘉人,住持白莲寺时,“刻苦修持,领
众有方”,北海郡王为请神悟之号,“丞相王安石与一时朝贤竞为歌诗以赞其
清”(《佛祖统纪·处谦传》)。
有严,临海人,从本如受学,“二十年专事净业,以安养为故乡,作《怀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