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 - 《天台山佛教史》
P. 68

难辞二十条,辅成其义。时宝山善信致书法智请评之,……师于是作《扶宗
                           记》,大明广本附法观心之义,谓恩师废观心,是为有教而无观。有梵天照、

                           孤山圆皆奉先门学,述《辨讹》以助略本。谓观有事理,今十法始终皆以一
                           法性而贯之,岂非纯明理观。”于是,双方的论争就这样展开。这事经历了

                           10 多年才告平息。论诤的结果,是知礼为代表的山家派以殊胜的义理成为天
                           台宗的正统。

                                知礼于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示寂,终年 69,法腊 62。为天台宗第
                           十七祖,宋真宗赐号法智大师。门下弟子甚多:“嗣法二十七人,入室四百七

                           十八人,升堂一千人”(《佛祖统纪》卷 12《四明法智法师法嗣》)。主要有广
                           智(尚贤)、神照(本如)、南屏(梵臻)三家。

                                知礼的主要著述有:《观音经义疏记》4 卷、《观音玄义记》4 卷、《四明
                           十义书》2 卷、《十不二门指要钞》2 卷、《金光明文句记》12 卷、《金光明玄

                           义拾遗记》6 卷、《金光明经释难扶宗记》1 卷、《法智遗编观心二百问》1 卷、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6 卷、《观无量寿佛经融心解》1 卷、《修忏要旨》

                           1 卷、《四明尊者教行录》7 卷等。
                                (二)遵式

                                遵式(963—1032),字知白,俗姓叶,宁海人。少多灵异,出生后 7 月
                           即能称观音名。稍长潜往临海东掖山,从师义全出家,通内外学,能诗文诸

                           艺。18 岁落发,年 20 往天台山禅林寺受具足戒。明年,随守初律师学律,
                           继入天台国清寺,于普贤像前燃一指,誓传天台宗之道。宋雍熙元年(984),

                           趋回明州天台十六祖宝云义通讲席,尽其奥秘。淳化三年(992),众僧请其
                           续居宝云大师讲席,讲四大经,历 12 载。咸平五年(1002),归主东掖山。

                           以徒属之繁,即西隅益建精舍,率众修念佛三味。大中祥符四年(1011),命
                           僧正,入景德精舍讲大止观,复敷席杭州昭庆填充,讲扬所学。杭州刺史薛

                           颜命主灵山精庐(古天竺寺),忏讲不绝,四远来归,弟子恒千数人。大中祥
                           符九年(1016)赐紫服,台州郡人以郡符请赴石梁寿昌寺讲《法华经》。八月,

                           过临海东掖山。十月,复归天竺。天圣九年(1031),归东岭草堂,讲《净名
                           经》。忽对其徒说:“昔在东掖讲此经,梦荆溪授我经卷,乃出室,视日已没。

                           今吾殆终此讲乎。”因与众诀别,说:“我往台、杭二寺,垂四十年。长用十
                           方为意,今付讲席,宣从吾志。”明道元年(1032)示寂,寿 69 岁,谥号“法

                           宝大师”。南宋绍兴中(1131—1162),追赠“忏主禅慧法师”号。淳佑八年
                           (1248 年),加谥“圣应”号。十一年(1251)。再加谥“正觉”号。

                                遵式所撰忏仪甚多,故世称“百本忏主”,又称“慈云忏主”、“慈云尊
                           者”、“灵应尊者”、“天竺忏者”。着有杂着《金园集》、《天竺别集》、《金光明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