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2 - 《朱封鳌天台集<第一册>》
P. 192
异域乡音别,观心法性同。
来时求半偈,去罢悟真空。
贝叶翻经疏,归程大海东。
何当归本国,继踵大师风。
充分表达了师徒间的深情和希望最澄回国后能在日本弘扬天台宗,继承天台
法脉。
最澄在国清寺抄写去的天台宗经论极多。 他在《进官录上表》中说:
……最澄奉使求示,远寻灵踪,往登台岭,躬写教迹,所获经并疏
及记等,总二百三十部四百六十卷,且见进经一十卷,名曰《金字妙法
莲华经》七卷、《金字金刚般若经》一卷、《金字菩萨戒经》一卷、《金字
观无量寿经》一卷及天台智者大师灵庆图一张、天台大师禅镇一头、
天台山香炉峰送柽及柏木文释四枚、说法白角如意一柄。 谨遣弟子
藏经奉进。
(见《传教大师将来台州录》,《大正藏》卷 55,第 1055 页)
他所抄录的主要是天台宗的经论(当然,其中也掺杂了一些伪作,例如:将
《阿弥陀经疏》《七学人义》《七方便义》等都注为“智者大师出”),以及天台高
僧传记等,甚有史学价值。 其中有些碑传,如《天台山国清寺石泉碑》《南岳思
大师别传》《天台山智者大师别传论》等等,今天在国内已无法看到。
延历二十四年(805),最澄返回日本,决心创立日本天台宗。 《 宋高僧
传·国清寺道邃传》 中称:“澄泛海到国,赍教法指一山为天台,号一寺为国
清。 风行电照,斯教大行。” 传中说的“一山” 指比睿山,“一寺” 则指延历寺。
据日本《阿娑缚抄·传教大师传》中记载:延历二十四年五月,“大唐请益受法
供奉最澄阇梨所将来天台法文,方流布天下习学,释众宜将七大寺书写七通,
即给禁中上纸,仰图书寮书写。 既讫,诏道澄、守尊、修国、勤操、慈蕴、慈觉等
法师,于野寺天台院令受学,披阅新写天台法文。”
第
最澄在天台山国清寺求法时,国清寺住持是著名的大德文举。 曾给最澄 二
辑
讲过天台止观。 他倡导以律为师,“草庵为房,竹叶为座,轻生重法”。 据《宋
古
高僧传》卷 16《唐天台山国清寺文举传》 载:“(文举) 贞元三年(787) 敕度得 刹
考
戒。 后十五年间,以四分律为学,……昼夜翘勤,遂登讲训。 ……四威仪中,无 察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