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5 - 《朱封鳌天台集<第一册>》
P. 195

义通(927-988),幼年时在高丽龟山院从释宗为师,“受具后,学《华严》
           《起难》,为国宗仰。 (五代)晋天福时来游中国,至天台云居,忽有契悟。 及谒
      朱    螺溪闻一心三观之旨,乃叹曰:圆顿之学毕兹辙矣! 遂留受业。 久之,具体之
      封
      鳌    声,浃闻四远”(《佛祖统纪》卷 8《义通传》)。 他从此成了羲寂的法嗣。 学成
      天
      台    后,欲回高丽弘法。 “假道四明,将登海舶。” 郡守钱惟治“加礼延屈,咨问心
      集
      ·    要”,与百姓一道极力挽留他,并说:“如曰利生,何必鸡林(高丽)乎?”义通被
      第
      一
      册    四明官民的殷勤所感动,遂留中国,前后弘法 20 余年,成为天台第十六祖,德

           望极高。
                当时,吴越王钱俶敬仰羲寂的学识和培养僧才的功德,特敕赐金塗塔。 此
           塔今藏国清寺,高约 1 米,鎏金铜质,有相轮 7 级,顶作火焰宝珠状。 4 角铸有
           蕉叶、山花、佛像和力士像,塔身 4 面各有佛故事图案。 内壁有“吴越国王钱弘

           俶敬造”等铭文。 这是天台宗历史上的殊荣。
                谛观和义通都是在中国学成后,与当地结下法缘,而毕生留在中国弘法

           的。 而碑文中提到的宋代的义天和近代的上月圆觉,则是学成后回高丽弘法

           的天台宗大师。




















                                       天台宗传入高丽的经典


                义天(1055-1101),原名煦,是高丽王文宗的第 4 子。 11 岁,从景德国师

           于内殿剃染,学华严宗。 景德示寂后,他继承法门,登座说法。 除讲授华严外,

           对大小乘经律论章疏,无不探究。 为了扩大视野,决心入宋求法,但父王不许。
           北宋元丰八年(1085)四月,他把信留给国王和母后之后,带着弟子寿介等,身

           穿微服,夜里乘商船入宋。



    ❙182❙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