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0 - 《朱封鳌天台集<第一册>》
P. 200

袁(袁宏道、袁宗道、袁中道)等大文人,在这里留下了赞美玉泉寺的诗作 500
           多首。






















                                         玉泉寺大雄宝殿

                1983 年,玉泉寺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的全国重点寺院之一。 僧众整

           建寺宇,坚持“以庙养庙,以庙养僧”的方针,逐渐恢复各殿的佛像金身。 十余
           年来,国家拨款,四众投资,在住持明玉禅师的主持下,对玉泉寺进行大规模的

           整修,使寺宇变得更加雄伟壮观。 现有殿堂、庙宇共 56 处,重塑的佛像金身
           560 余尊。 寺宇开展正常的宗教活动,热情接待中外香游客,特别是日本、新

           加坡和中国香港、台湾等地区的天台宗法子的来访,为弘法修持,及佛事交流,
           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玉泉寺山门为 3 间,砖砌牌坊。 隋文帝时敕赐“玉泉寺”。 北宋时敕赐

           “景德禅林”。 明代敕赐“荆楚第一丛林”,山门雕檐画栋,十分壮观。 明代万
           历年间,寺僧性美重修,改为砖砌牌坊。 如今,坊心上“三楚名山”4 个大字,是

           原中国佛协会长、著名书法家赵朴初所书。
                过天王殿(又称弥勒殿),为大雄宝殿。 玉泉寺的大雄宝殿是长江流域为

           数不多的大型殿堂之一,也是湖北省最大的木结构古建筑。 自智者始建以来,
           历代屡遭兵火毁坏,不断重修。 1982 年至 1984 年,在国家文物局专家的指导
                                                                                       第
           下,对大雄宝殿进行大落架重修,耗资近 70 万元。 修葺后的大雄宝殿,既沿用                                      二
                                                                                       辑
           了宋元时期的营造手法,也保留了明代的建筑风格。 大殿面阔 9 间,进深 7
                                                                                       古
           间,通高 22 米,梁架斗拱,用材硕大,结构严谨,不用铁钉,檐脊龙吻,活灵活                                      刹
                                                                                       考
           现,天花藻井,飞檐凌空,庄重古朴,大殿两旁是十八罗汉像,每尊高 2 米多,神                                      察


                                                                                     ❙187❙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