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7 - 《朱封鳌天台集<第二册>》
P. 337

大辞典》《佛教大辞典》等所载亦基本相同。
                但是上述时间与传灯本人所说颇有出入。 传灯在《幽溪道场重兴考》 中

      朱    说:“余于万历八年(1580)岁在庚辰,随百松先师讲《童蒙止观》于定慧真身塔
      封
      鳌    院(即智者塔院)。 一日,曾一经行此地(指幽溪,当时并无寺院),睹其万山耸
      天
      台    秀,众壑幽奇,便有买山之志,奈衣钵无长蓄何? 至十四年丙戌(1568)谋之携
      集    李冯具区檀越。 公即欣然为之创缘。” 可见传灯入天台山是在万历八年
                                                 ①
      ·
      第
      二    (1580),筹划买山建寺也是在这一时间。 开始建高明寺则是在万历十四年
      册
           (1586)而非十五年。
                而且,辞典中所称“十五年……立天台祖庭” 一语,也并不准确。 传灯自

           称:“高明之业,即寸土寸石,皆用价赎。 券疏之多,盈溢箱箧。 然而虽复得之,
           未暇言乎兴造。 延至二十六年丙申(1596)方建造大殿,陆续建立僧房、禅堂、
           楞严坛、山门、两廊、钟楼、藏阁。 以深山穷谷,艰于檀施,多是不慧讲经施之
           资,得寸做寸,得尺做尺,是以迁延至今,凡历三十二年。 所此皆余横身殚力之
           所主持者。” 往往某一殿坛的建筑,就经数年,如楞严坛始建于万历壬子
                       ②
           (1612),落成于万历乙卯年(1615),前后历时 4 年。                 ③  可见,建高明寺,立天台

           祖庭,是花了传灯一生的心血,并非一年所能完成。 对此,辞典应作适当介绍。
                第四,关于传灯的著作。 各种辞典都举出了一些,但都不够全面,有随意

           性之嫌。 传灯一生著作等身,大体可分为五类:(1)研究天台教义的有《法华
                          ④
                                                             ⑤
           玄义辑略》二卷 、《法华珠影》二卷、《性善恶论》六卷 、《天台传佛心印记注》
           二卷等 ,其中以《法华玄义辑略》为代表作;(2)研究台净的有:《净土生无生
                  ⑥
           论》一卷 、《弥陀经略讲圆中钞》四卷 、《净土图经图说》三卷、《净土法语三
                   ⑦
                                               ⑧
           妙门》一卷等,其中以《净土生无生论》为代表作;(3)研究台禅的有:《永嘉禅
                        ⑨
           宗集注》四卷 、《般若融心论》一卷等,其中以《永嘉禅宗集注》为代表作;(4)
           研究《楞严》的有:《塄严经玄义》四卷 、《楞严经圆通疏》十卷 、《楞严经圆通
                                                                       
                                                                       
                                                
                                                
                                                                       
                                                
               ①  《幽溪别志》卷之四《幽溪道场重兴考》。
               ②  同上。
               ③  《幽溪别志》卷之五《幽溪道场规制考》。
               ④  《  续藏经》第 44 册。
               ⑤  《  续藏经》第 101 册。
               ⑥  《  续藏经》第 101 册。
               ⑦  《大正藏》第 47 册,又见《  续藏经》第 108 册。
               ⑧  《  续藏经》第 91 册。
               ⑨  《  续藏经》第 111 册。
                 
                 
                   《  续藏经》第 19 册。
                         《  续藏经》第 20 册。
    ❙330❙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