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2 - 《朱封鳌天台集<第二册>》
P. 332

即根据受教者的能力、根机,而施以各种说教(也称当机益物)。 认为这是佛

           陀的一贯主张,就像华严会上,佛陀讲《华严经》,使根基不同的八部龙天都得
           到知识;在灵鹫山中,佛陀讲《法华经》,所有四众都受了记别一样。 天台宗的
           五时教判中,就将华严、鹿苑、方等、般若等前四时,为方便的教化利益。 在四
           众都入门之后,再引导大家修持天台观法,真正达到教观双修。 也就是说,要

           彻底改变过去台宗子弟重修持、轻讲说的传统习惯,将天台宗高深的义理化浅
           化简,使各类根基的四众都易于接受。

                第二,解说“传佛心印”之旨,融诸宗于一炉。 《灵峰序》中说:“故知佛印、
           祖印,全凭心印,贯华散华,尽为慧华。 迷心为生,生非定生。 生本来佛,了心
           为佛。 佛非定佛,佛原是心。 心空也,生佛双泯;心有心,生佛两存。” 这一段
           “传佛心印”的阐释,是“午亭序”中所没有的。 其中充分体现了灵峰支能打破

           门户之见,圆融各宗所阐说的诸佛所示教法。
                我们知道,佛心印是佛祖传下来的大法,以大彻大悟为最高目标。 禅宗强
           调直指本心,见性成佛。 本心即是佛心,这是人人本具的佛生。 故禅宗自称
           “佛心宗”。 《六祖坛经》有“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 之说,意谓心在迷,则
                                                              ①
           囿于经典文字,不得出离;心在悟,则能作主宰,随意运用经典文字。 就是要人
           觉悟自家的最高主体性、佛性,不要使之迷失。 天台宗更强调心与佛性,认为
           佛性为成佛的超越根据,为众生所共有。 它是一普遍原理,也是一普遍心灵。

           在这方面,原理与心是一。 佛性为中道原理,故立中道佛性,或佛性中道之名;
           另一面,又以佛性为心。 由是中道之理与心合而为一。 智者曾提出“佛性真
           心”。 他在《维摩经玄疏》卷 4 中说:“众生无始以来,佛性真心常为无明之所
           隐覆。 缘、了两因力,破无明暗,豁然圆显也。” 他以佛性为真心,为最高主体
                                                       ②
           性。 此佛性真心为成佛的基础。 所以,最重要的《法华经》中,贯华(经文的偈
           颂部分)、散华(经文的散文部分)都是要教人明心见性的智慧之华。
                《灵峰序》开头除了阐述禅宗和天台宗对“传佛心印”的看法以外,还提及
           华严和唯识两家对心、佛问题的看法。 华严宗也认为“心佛无别”,即心与佛

           都源于同一的东西,这是超越的最高主体性。 二者无丝毫差别。 心是真心,真

           心显现,即成佛。 《华严经·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偈文中说:“心佛及众生,
                                                                                       第
           是三无差别。” 就认为迷妄的凡夫的心、清净圆满的佛和一切众生这三者,就                                         四
                         ③
                                                                                       辑

                                                                                       台
               ①  《大正藏》第 48 册 355 页。                                                   典
               ②  同上书第 38 册 541 页。                                                     考
                                                                                       析
               ③  同上书第 9 册 465 页。
                                                                                     ❙325❙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