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3 - 《朱封鳌天台集<第二册>》
P. 333
其本源、本质来看,都是超越的主体性,或清净的真常心,故无差别。 这也就是
“灵峰支”谱序中所说“迷心为生,生非定生;生本来佛,了心为佛;佛非定佛,
朱 佛原是心”的含意。 而对此,唯识宗则有心空、心有之说。 心空,有两重含义,
封
鳌 一是表示心性广大无外,有如大虚空;二是心远离种种障害,而为空寂无相。
天
台 心有,即心所。 它附属于心的心状态,即所谓心理状态。 与作为心本身的心王
集
· 对说。 对应于一个心王,可以有多个心所。 唯识家认为心所有 6 类,计 51 法
第
①
二 (遍行 5、别境 5、善 11、烦恼 6、随烦恼 20、不定 4) 。 《俱舍论》则说心所有 6
册
类,计 46 法(大地法 10、大善地法 10、大烦恼地法 6、大不善地法 2、小烦恼地
法 10、不定地法 8) 。 这些心所,常伴随着心王而起。 “心空也,生佛双泯;心
②
有也,生佛两存”,这是唯识家的看法,也是性、相两家共同的看法。 但“实相
无相,微妙法门”,是由摩诃迦叶传至龙树,始尊经造论,法水东流至中国,而成
为天台宗的源流的。
第三,强调从慧文到智者对龙树学说的悟彻和发挥。 慧文大师是依龙树
的《大智度论》《中论》 修习止观,得以悟彻诸法不可言、不可思,无非因缘所
生,空有不二,而显现中道实相之理。 他将自己的修证所得的一心三观之旨,
传给慧思。 慧思大师依教修之,证得《随自意三昧》《诸法无诤三昧》,得六根
清净位。 他传智者大师。 智者修之,证得法华三昧,“复因法华三昧,发陀罗
尼,开拓义门,观法周备” 。 随后创立五时八教,立天台教观。 于是,天台宗
③
真正形成。 《灵峰序》中突出强调天台宗的学说虽渊源于印度龙树,但又是经
中土慧文直至智者数位大师的悟彻、发挥和修持亲证而后形成的。 它既有理
论也有实践,定慧双修。 所以,它“可谓一家教观,统摄龙藏,为佛祖之命灯。”
充分表明天台宗殊胜于其他各宗之处。
第四,强调智旭大师和灵峰支在台宗发展中的作用和威望。 如前所述,智
旭虽称“私淑台宗”,但一生“究心台部”,写了大量研究台宗的著作。 “续宗弘
道,法振中天”。 这些著作既发挥历代天台大师的义理,又有自己新的创见,如
《教观纲宗》中对通五时、别五时的阐释等 。 清代以来,讲解台宗,都是根据
④
智旭的观点的。 所以,现代学者公认:“台宗史上灵峰派标志着一大转折。” ⑤
灵峰支的谱序如同弘扬台宗的“宣言”,其威力之大,延及后世。 智旭以
① 见《成唯识论》卷 5、卷 7。
② 见《俱舍论》卷 4。
③ 湛然:《止观大意》上。 载《大正藏》第 46 册 459 页。
④ 静修法师:《教观纲宗科释》。
⑤ 陈兵、邓子美:《二十世纪中国佛教》第 406 页。 民族出版社 2000 年版。
❙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