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8 - 《朱封鳌天台集<第四册>》
P. 258

潘耒、洪亮吉记台山特色

      朱
      封         清代有两位文学大家,以他生花之笔,写出了天台山的特色。 这两位即潘
      鳌
      天
      台    来和洪亮吉。
      集
      ·         潘耒(1646-1708),字次耕,又字稼堂,清初著名诗人。 江苏吴江(一作吴
      第
      四    县)人。 自幼天资奇慧,受业于同郡徐枋、顾炎武等大家。 由于刻苦努力,精通
      册
           经史,旁及算术、宗乘。 康熙十八年(1679),以布衣中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

           讨,参与修《明史》。 由于名声很大,受人嫉妒,结果以莫须有的“浮躁”罪,被
           罢职归家。 从此,他恣游山水,写诗作文,有《遂初堂诗集》和《遂初堂文集》等

           行世。
                潘耒是康熙三十年(1691)应门人辛祗传(时为宁海邑宰)之邀,至宁海游

           寓后,来游天台的。 他在天台住了一个月时间,对天台山观赏得非常详细。 每
           个景点,都要住上一两天,反复游览,细细体味其特色。 例如琼台、双阙,他就

           游了两次:第一次是自上而下地游。 即从桐柏西行,经小岭,登上“危峰四插,
           绝壑中开”的琼台顶端,游马鞍石、仙人座后,下双阙,循百丈坑而出;第二次,
           “念双阙之胜未穷,意殊耿耿”,乃自下而上再游:即至百丈岙循崖行,“蹑石绝

           流以进”,再登双阙,终于穷赏胜貌。
                潘耒游览天台山的每个胜景,几乎都留下卓绝的诗篇,他的诗,写得意趣

           盎然,别具一格。 如《珠帘泉》:

                    一片银河水,空悬溅作珠。 轻匀落势缓,娟妙织痕无。 鲛泪倾千
                柬,仙衣拂六铢。 垂帘应有意,深洞锁龙姝。

                水珠帘是天台山的胜景之一,离石梁约 3 公里。 它不像石梁飞瀑那样急

           起骤伏,飞流直下,轰然有声,跌宕多姿;而是飞珠泻玉,时隐时现,宛如一幅璀
           璨的珠帘,随风飞卷,水雾飞腾。 使得远近山峦,迷迷茫茫,恍惚人间仙境。 所

           以,历代诗人们称石梁飞瀑和水珠帘为一刚一柔,刚柔相济,给天台山增辉生

           色。
                潘耒的《珠帘泉》诗,开头先以奇特的词语,写这一片源源不绝的泉水,可
           能是从天河倾下的吧,在岩壁上,半空中,已散作无数无数的珍珠。 这珍珠串
           成的帘幕,轻轻地均匀地飘下,十分美妙,看不出半点织痕,真使人惊叹! 诗人


    ❙250❙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