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5 - 《鹿城年鉴2022》
P. 475

附 录


                缴费、长缴费的激励机制,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                         房租赁用地实行计划单列,土地供应向租赁住房建设
                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刚性执                         倾斜,探索实施“限房价、限地价、竞品质、竞租赁
                行渐进式延迟退休等政策。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住房”土地出让方式。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企业
                构建大病精准保障机制,实现低收入群体医疗补充政                         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和存量闲置房屋改建,探索建
                策性保险全覆盖。完善失业保险调剂金制度,扩大失                         设“落脚社区”“蓝领公寓”“青年公寓”等,多途
                业保险受益范围,稳步提高失业保险金水平。完善工                         径解决新市民、青年群体和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加
                伤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制度,建立健全                          快完善长租房政策,加强住房租赁市场智慧监管,使
                “大预防”工作机制。积极发展商业保险,创新保险                         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全面推进
                产品,发挥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                                 城乡危旧房治理,及时治理新增城乡危房,建立健全
                    17.全面建立新时代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城乡居                      农村低收入人口基本住房安全保障机制。
                民社会保障与社会救助制度衔接,深化“大救助”体                             (五)在城乡融合发展上先行示范,形成共同富
                制机制建设,构建以专项救助为重点,多元社会力量                         裕的协调格局
                参与为补充的“1+8+X”新时代社会大救助体系。发                           19.构建“一带三城”空间发展格局。落实“多
                挥社会救助在扶贫攻坚中的兜底保障作用,健全完善                         规合一”要求,强化国土空间管控,构建“一带三
                与最低工资挂钩的低保动态调整机制,稳步提高低保                         城”区域发展格局。瓯江城市经济发展带,突出瓯江
                标准。推动预防性、发展性救助服务体系建设,推广                         作为温州城市中心发展主轴的战略地位,整合“水、
                建立救助服务联合体,推进救助由物质型向“物质+                         岸、岛”元素,打造能展现温州山水特色、焕发现代
                服务”转型。健全城乡低收入群体精准识别和分类机                         时尚气息、传承瓯越文化的温州外滩。未来科技城,
                制,分类制定解困帮扶政策措施,加大对因病致贫、                         依托温州国际未来科技岛、滨江商务区CBD、温州城
                因病返贫困难群众救助。实施智慧救助先行计划,完                         市数字科创园,联动推进七都、滨江、南汇、南郊开
                善“e救助”“微救助”,深化“真爱到家·救助服                         发,整体打造引领温州都市区新时代建设的标杆性区
                务联合体”品牌建设。实施助力困难群众共同富裕系                         域。历史文化名城,依托五马、大南、松台、蒲鞋市
                列行动,完善特殊群体福利保障政策,建立健全困境                         深厚历史文化积淀和商贸优势,通过整合现有资源、
                妇女关爱服务体系,改善困境妇女生活质量和心理状                         提升商业业态、改造服务设施,整体打造承载温州记
                态;建立健全孤儿、困难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确保每                         忆、激发休闲消费的综合性商业区。西部生态新城,
                位儿童基本生活得到兜底保障;建立健全残疾人保障                         发挥广化、双屿、丰门、仰义、藤桥、山福空间潜
                和服务体系,让残疾人过上更有保障、更有尊严、更                         力、产业基础和生态优势,整体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

                加幸福的生活;建立健全困难职工帮扶机制,做好困                         和都市区后花园。
                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建立健全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救                             20.高品质建设重点功能区块。高品质推进“两
                助机制,为困难退役军人提供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                         线两片”亮点区块建设,率先打造“精建精美”示范
                障的帮扶援助。提升“小候鸟”公益品牌,持续改善                         区,更高品位呈现瓯江沿线“温州时尚外滩”、塘河
                新居民子女生活。推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红十字                         沿线“夜画塘河”、中央绿轴“活力走廊”的城市面
                事业全面发展,加快构建适度普惠型福利体系。                           貌,重塑五马街区“斗城记忆”,打造对内认同度
                    18.打响“住在鹿城”品牌。坚持“房子是用来                      高、经得起检验的传世精品之作。以TOD引领城市空
                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总体定位,完善房地产市场调                         间结构优化和功能升级,加快建设温州站——惠民路
                控长效机制,促进房价、地价水平保持在合理区间,                         站、中山公园—学院西路站、双屿客运站—鹿城工业
                实现“居者有其屋”向“居者优其屋”转变。健全以                         站、CBD—会展中心站、温州站迁建等5个城市中心
                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的住房                         TOD板块。从提升现代城市功能、加强设施服务供
                保障体系,保持城镇住房保障受益覆盖率稳步增长,                         给、优化城市治理等方面着手,紧盯温州国际未来科
                力争到2025年城镇住房保障受益覆盖率达25%以上。建                     技岛、温州城市数字科创园核心区、中国鞋都产业园
                立人口净流入、人口总量和土地供应联动机制,对住                         及拓展区、鹿城轻工产业园及拓展区、滨江商务区、



                                                                                                            445
   470   471   472   473   474   475   476   477   478   479   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