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7 - 《鹿城年鉴2022》
P. 477
附 录
(六)在繁荣发展先进文化上先行示范,构筑共 给“不让一个人掉队”。规划建设区文化馆新馆、区
同富裕的精神家园 图书馆新馆、大南综合文化站、藤桥镇文体中心、山
25.持续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 福镇文体中心等设施,增扩区档案馆资源存量,加强
教育成果。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档案馆文化建设。组建城区博物馆联盟、新增非遗
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深化实施铸魂工程,健全党员 创意坊,健全“城市书房”“文化礼堂”“文化驿
干部理论学习教育制度体系。深化溯源工程,推进百 站”“百姓书屋”“百姓健身房”等基层文化设施网
年理论创新研究工程,参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络,全面落实未来社区乡村文化空间规划,打造城区
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的萌发与实践”研究。深入走心 “十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开展文化
工程,健全党员干部理论宣讲体系、基层理论宣传宣 下派员工作,完善相关制度,进一步提高基层公共文
讲工作体系,进一步打响市民宣讲团、海外宣讲团、 化服务水平。扩大基层文化惠民工程覆盖面,常态化
“壹鹿青声”等宣讲品牌。实施红色基因薪火行动, 开展公益大联盟送课下基层,高质量举办金秋文化节
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 和戏曲、声乐、器乐、排舞大赛等文化活动,加大文
教育,加大温独支纪念亭、城区革命历史馆、九柏园 化下乡范围频率,发挥乡村艺术团作用,满足城乡居
头新四军通讯处旧址、永嘉战时青年团旧址、国共和 民多元文化需求。
谈旧址、田塘头革命纪念馆、西坑革命纪念馆、江心 28.打响“千年东瓯国、诗画白鹿城”文化
屿温州革命纪念馆等革命遗迹保护和文化挖掘力度, 品 牌 。 持 续 擦 亮 “ 东 瓯 名 镇 ” “ 中 国 山 水 诗 发 源
持续打响“红动鹿城”品牌,使鹿城红色根脉在传承 地”“永嘉学派发祥地”“山水斗城世界鞋都”文化
中持续焕发时代光芒。 金名片,加强传统工艺、传统戏曲艺术等保护传承,
26.打造更高水平的文明城市。实施文明城市 推出一批具有鹿城特色的文艺精品,进一步彰显鹿城
“八大提升计划”,以“八八举措”为载体,促进文 文化标志性和影响力。突出“诗画山水温润之州”主
明建设全域化常态化长效化,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向更 题,加快建设“瓯江山水诗路区”,持续打响“遇见
高水平迈进。系统化、立体化推进文明村镇、文明单 五马”“诗画孤屿”“夜画塘河”“不夜瓯江”等文
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文明细胞创建,构建区、 旅品牌。扩大新时代文艺精品供给,创作一批具有鹿
街(镇)、村(社)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形成 城特色、展示鹿城人文精神的“大作、大戏、大剧、
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全面深化新时代“四德”建 大片”。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推动文化与科
设工程,广泛开展“最美鹿城人”系列选树宣传。深 技、金融、制造、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重点发展创
化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意设计、数字创意、影视内容、文化旅游、工艺美术
实施“新时代文明生活”行动,开展“反对浪费、崇 等文化产业,到202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25亿
尚节约”“公筷公勺”“礼让斑马线”等系列文明好 元以上。
习惯养成工程,推动各界积极响应“光盘行动”“拒 (七)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先行示范,擦亮共同富
绝舌尖上的浪费”等倡议,擦亮“大爱之城、诚信社 裕的生态底色
会、道德高地”城市品牌。持续开展以劳动创造幸 29.高标准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加快推动绿色
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厚植勤劳致富、共同富裕的文 低碳发展,统筹碳中和愿景,编制实施行动方案以及
化氛围。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全 “6+1”重点领域专项行动方案,促进能源结构调整、
覆盖,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社会化、专业化、常态 产业结构调整、消费结构调整,鼓励发展光伏等绿色
化建设,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擦亮“一鹿伏 能源产业,尽快实现碳排放达峰。大力发展低碳高效
茶”志愿服务金字招牌。 行业,推动建筑领域、交通领域、农业领域低碳化发
27.健全共享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国 展,坚决遏制“两高”项目发展。推进建筑业供给侧
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主阵地建设,优化城乡 结构性改革,全域实行城镇新建民用建筑一星级以上
文化资源配置,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绿色建筑建设。加快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鼓励开
促进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交流融合,确保文化服务供 发、生产、使用绿色低碳产品,探索建立“零碳”试
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