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8 - 教育志(一)
P. 548

到2010年,浙江省从学前三年到高中段的15年基础教育普及率已经高达97%。



                                          为实现基础教育四类教育的相对均衡发展,从学前三年到高中段的15年基础教育的基


                                本普及,浙江省从决策层到普通教育工作者乃至全体人民,想千方百计,说千言万语,走千山



                                万水,历千辛万苦,不断冲破旧观念的束缚和旧的发展方式,在种种艰难险阻中昂首挺进。



                                          一个个扶持政策,描绘了浙江15年基础教育的美丽画卷;一项项配套措施,编织出浙江


                                 15年基础教育的锦绣文章。



                                         ——实行“两基”年审制度:省、市、县三级政府,“自查自纠”“审核”“抽查”,塑造了一个督


                                促九年制义务教育发展的长效机制。



                                         ——调整管理体制:从“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到“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管理权限上收了,



                                责任落实到底了。


                                          ——中小学布局调整:从以乡(镇)为主到以县为主,调整空间增大了,均衡程度提高了。



                                         ——“活两头、保中间、促全局”:放开搞活幼儿教育和高中教育,用有限的财政经费保证



                                义务教育,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全面发展。


                                         ——教育对口支援:教育强县(市、区)与25个欠发达县(市、区)实行对口支援,每年单列



                                安排不少于10亿元(包括省本级4亿元)的资金补助欠发达地区发展教育。


                                         ——危房改造:“帮扶、联合、改制、撤并”,006—009年,投资11亿元,150万平方米校
                                                                                                                              2
                                                                                                                                           2

                                舍得到改造,一大批薄弱学校得到改造。2009年,启动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九年制义务教育万校标准化建设工程”:从2002年到2007年5年一个周期,“使我


                                省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学校的比例不低于85%,各类中小学校园做到布局合理、结构



                                安全、环境优美、设施齐全”。


                                         ——“四项工程”:农村中小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扩面工程、农村中小学爱心营养餐



                                工程、农村中小学食宿改造工程、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为15年基础教育中农村教育这块



                                短板敲出强音。


                                          ——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



                                 总体规划,强化责任,完善布局,增加投入,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2004年,58万名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率达到96%,比全国平均高出66个百分点。


                                          ——重点高中建设:自1978年恢复重点中学制度以来,持之以恒地抓省重点中学建设,



                                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成就了130所省一级重点高中、91所省二级重点高中、80所省三级重点



                                高中。得益于这一机制而增加的高中投入几乎无法估量。


                                         ——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加大财政投入,依法征足管好用好城乡教育费附加,公办学校



                                适当提高收费占培养成本的比例,民办学校按成本收费,积极吸纳社会资本进入教育,利用银


                                行信贷支持学校建设,盘活教育存量资产,城市建设土地的有偿使用收入提取一定比例用于



                                教育,鼓励单位个人捐赠助学,组织农民集资用于危房改造,等等。大力发展,大笔投入,教育


                                 园地生机盎然。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师范学校从二级过渡到一级,启动“领雁工程”,全面实施教师资



                                格证书制度、教师聘任制度、全员合同制和校长任期制,建立校长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和教师
   543   544   545   546   547   548   549   550   551   552   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