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2 - 教育志(一)
P. 92

三吴、两浙为人文所萃,曾五次给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府、州、县学的岁试增加名额,每次均以



                                府州县学之大、中、小为据,分别增取5、、名。
                                                                                                                  3
                                                                                                              4
                                          其时,浙江有11府、1州、1厅76县共89学,分成5个等第,按等确定学额:



                                        杭州、嘉 兴、湖州、宁波、绍兴、台州、金华、衢州、严州、温州、处州11所府学;钱塘、仁和、



                                海宁州,嘉兴、秀水、嘉善、海盐、平湖、乌程、归安、长兴、德清、鄞县、慈溪、山阴、会稽、萧山、诸


                                 暨、余姚、临海、金华、兰溪、西安、建德、淳安、永嘉、丽水27所县(州)学属第一等;每学25人。



                                        富阳、余杭、临安、石门、桐乡、奉化、镇海、上虞、嵊县、新昌、黄岩、天台、东阳、义乌、永康、


                                龙游、常山、遂安、瑞安、平阳、缙云21所县学属第二等,每学20人。



                                        於潜、新城、昌化、武康、安吉、宁海、太平、武义、浦江、汤溪、江山、开化、桐庐、寿昌、乐清、



                                青田、松阳、龙泉18所县学属第三等,每学16人。


                                        孝丰、象山、定海、仙居、分水、泰顺、遂昌、庆元、云和、宣平、景宁11所县学属第四等,每



                                学12 人。



                                          玉环厅学属第五等,每学8人。



                                         全省府、州、厅、县学学额共1798名,另加杭州府学商籍20名,钱塘、仁和县学商籍各15


                                名,西安县圣裔学额2名,共添52名,总学额为1850名。其中杭州府258人(内商籍学额50



                                名),嘉兴府190人,湖州府169人,宁波府139人,绍兴府210人,台州府134人,金华府183


                                人,衢州府124人(内圣裔学额2名),严州府139人,温州府126人,处州府178人。





                                          三、学 官





                                         州府、县学均设学官掌教,其名称各代不同。唐代称文学、博士、助教,宋代称教授,元代路



                                学称学正、学录,县学称教谕、训导。明代府学设教授1人、训导4人,县学设教谕1人、训导2


                                人。清代府学设教授1人、训导1人,州学设学正1人、训导1人,县学设教谕1人、训导1人。



                                教授主持府学学务,掌管训诲生徒、检查课业、评勤惰、定品行优劣等,训导佐之;教谕主持县学


                                学务,训导佐之。教授、教谕、训导按例用本省籍人,但不得同府或同州。学官须经考试合格方



                                能充任,大多为举人和贡生。宋代对地方学官要求较严,须经经义、诗赋考试合格才能充任。明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曾颁发《学官考课法》,专以学生科举成绩评定学官成绩之优劣。规定府


                                州县学学官9年任满。在任期间,府学中式举人9人、州学6人、县学3人则为优等,再经考试,



                                通过者给予调升。中式举人少于上述名额,即使通过考试,亦不予升迁。学生中式举人极少或



                                全无者,则为劣等,经考试又未通过,则予开除或降职处分。清代举人章一奎原任兰溪县学教


                                谕,因教绩卓著,康熙四年(1665年)升迁为金华府学教授,后又升为国子监博士。





                                          四、教 学





                                         地方官学的教学以儒家经书为主要内容。宋初,士子入学为“明经”,以《易》《诗》《尚书》


                                《周礼》《礼记》五经为主。后程颢、程颐选辑《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作为基本教材。北宋



                                康定元年(1040年)胡瑗主持湖州州学,倡导“明体达用”之学,将州学分成经义、治事两斋。



                                治事斋设农田、水利、军事、历算诸科,规定生员学一主科,兼学一副科,以敦实学。由此名声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