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93 - 《鹿城区志》
P. 493

. 384 .  温州市鹿城区志                                                                        卷十五 农  业       . 385 .




 到 90 年代终止。   由北方山东、河北等地引进品种。
 նཬચ  麦类栽培技术推广高产施肥模式和推广麦田免  甘蓝,俗称球菜,20 世纪 20 年代引入。花椰                Ғ׸ো
 春花粮食主要是小麦,次为大麦、蚕豆等,20  耕法栽培。注意防治当地发生的赤霉病、白粉病、  菜是甘蓝的变种,当地称花菜,也在 20 世纪 20 年  主要有菜豆、豇豆、白银豆、扁豆、刀豆,粮
 世纪 80 年代种植面积约 333.5 公顷以上,90 年代末  黑穗病和麦田杂草。  代引入,至 50 年代才发展。其后选育成功新品种,  食、蔬菜兼用的有大豆、豌豆、蚕豆、绿豆等品种。
 基本不种。        种植颇多。甘蓝和花椰菜都是秋季及春季大宗菜。                            白银豆是温州特有品种,味鲜美,做甜食咸食均宜。
 大小麦种植用来度春荒。在 20 世纪 50 年代,  ზზ૜  此外,还有菠菜、芹菜、蒿菜、莴苣等等。            菜豆,又称四季豆、龙芽豆。扁豆,连嫩荚炒食,
 为消灭冬闲田而扩大了麦类面积。小麦品种主要是  玉米一惯作零星种植,栽培粗放,收获作为副食,                 供应期长。大豆,又称黄豆,制作豆腐、豆腐干、
 浙麦 1 号、温麦 9 号,其次选用扬麦 4 号和丽麦 16  市场以完整新果穗销售,既是食品,又作果品兼用。  ۴Ғো   黄豆芽等。另外,摘荚上市称毛豆,而剥粒供应称
 号。80 年代,为适应啤酒生产,引种秀麦 1 号、舟  2002年以后,开始推广超甜玉米,又称水果玉米,  主要有萝卜、胡萝卜、芜菁等。芜菁是温州特  青豆。蚕豆,俗称槐豆。豌豆,俗称蚕豆。绿豆,
 麦 1 号、浙农大 2 号和浙农大 3 号。这些品种使用  供市民鲜食,具有含水量足,口感甜、脆等特点。  色菜种,俗称盘菜,可鲜食,亦可腌制,有大缨、  可制作绿豆糕、绿豆汤及发绿豆芽常年供应。
              小缨两种类型。芜菁原来宜种平地、涂园,现向高
              山蔬菜基地发展。萝卜俗名菜头,种植普遍,分早                                Փ෗ো
              熟迟熟两类,鲜食、腌制均佳。                                        葱蒜类用作调味品。葱分大葱、小葱;蒜分蒜苗、
 ֻ೘ᅣᅣ൶ҒളӁ                                                       蒜叶和蒜子,均长年上市。大蒜结球整株带叶上市,

                  ౎ݔো                                           大蒜抽苔时掐取蒜苔(俗称蒜苗)。洋葱,习称香葱,
                  主要有番茄、茄子、辣椒。番茄于 20 世纪 40                      红皮品种较优。韭菜、生姜和大蒜籽同为解腥主料。
 第一节章产区布局
              年代引入,70 年代后发展迅速。番茄鲜食,可作水
              果生食,又作加工番茄酱用。另有小果型,专称樱                                ඣളҒো
 鹿城区气候温和,可终年种植蔬菜。历史上,  米宽支路。2000 年建成仰义观光农业园区,以现代  桃蕃茄,多作果品。茄子(俗称茄儿),分长茄、  主要有茭白、荸荠、藕和菱角。茭白分别有早茭、
 蔬菜多为农民自给性生产,城郊稻农兼营蔬菜商品  化温室以栽培名优蔬果为主。  圆茄两类。辣椒分辣椒、甜椒两大类。甜椒俗称灯  中茭、迟茭,一般单季种植,7 月~ 10 月采收。荸
 性生产。1949 年前后,菜地分布在松台、九山、广  鹿城名特优蔬菜,有温州芥菜、芜菁、白银豆  笼椒,质肥厚清脆,60 年代从杭州引入。辣椒有羊  荠果蔬兼用。藕,供应鲜藕做菜用。
 化、荷花等近郊,1955 年逐渐扩展到将军桥、水心、  和青顶白皮丝瓜等,全区各乡镇均有种植。蔬菜耕  角椒、朝天椒等品种,因外来喜食辣椒人口猛增,
 巽山一带。1959 年,政府建立商品蔬菜生产基地,  作以复种、间套种和多熟搭配。秋冬、冬春多根  导致供求量大升。         ൊႨ෦ো
 菜区以西郊和南郊十几个村为主,种植生产周期较  菜和叶菜,夏季多茄果和瓜菜。近年由于科技进                      以毛竹笋为主,尤其冬笋最佳,为优质菜。鲜
 短的各类鲜菜。从 1960 年到 1989 年,蔬菜生产面  步,采取各种先进栽培技术,蔬菜收获期和上市  ܨҒো      食或加工笋干和盐渍笋,笋干全年上市。
 积多次调整,基本稳定在 533.6 公顷左右。1990 年  时节均有改变,达到淡季不淡,全年有鲜菜。1999  有黄瓜、冬瓜、瓠瓜、丝瓜、苦瓜、南瓜等。
 以后,菜区向双屿、仰义转移,并列为温州市一级  年,全区有常年蔬菜基地 273.47 公顷,年播种面  黄瓜有本地黄瓜和绿皮刺瓜。使用大棚栽培后上市  ൊႨऩো
 蔬菜基地。  积 1240.62 公顷,产值达 3457 万元,占农业种植业  时间延长。冬瓜是夏季高产瓜菜,耐贮运,供应期长。   境内山地林间有野生食用菌多种。人工生产,
 1999 年,建设双屿蔬菜科技示范园区,有  总产值的 74.1%。此后因城市化发展建设征地,导  品种有大型种和小型种,大型种迟熟,产量高。白  始于 1960 年从上海引种蘑菇。1970 年后,蘑菇、
 8×51 米提高型钢管大棚 200 多套,8×51 米六连  致产量不断减少,截至 2003 年底,有常年蔬菜基地  肤冬瓜,品质较佳。瓠瓜,俗称蒲瓜,分长型和圆型,  草菇、金针菇等更受群众喜爱。
 栋大棚数十套,配套建成微电脑控水系统泵房 1 座,  181.42 公顷,播种面积 545.6 公顷,年产值 1509 万  细腰瓠瓜,即葫芦瓜,在山区零星种植,其留种硬
 “三面光”给排水渠道数千米及 3 米宽主干道和 2.5  壳可作瓢。丝瓜称天罗瓜,是供应期较长的大宗蔬                ඄იো
              菜,名优品种为青顶白肚丝瓜,原在城郊一带种植,                               薯芋类在历史上粮菜兼用,现在马铃薯,芋艿
              70 年代扩大到新桥、双屿等地。另有八棱瓜、青皮                          等上市主要作菜蔬。
 第二节章品章种
              丝瓜等。苦瓜有味苦、味甘两种,味苦的做熟食,
              味甘的生食。近年种植数量增加。南瓜俗称金瓜,
 蔬菜品种有商业品种和植物学品种,习惯上分  菜,也是市场大宗菜。芥菜主栽品种是大叶芥,鲜  当地优良品种为麻风瓜。
 为叶菜类、根菜类、茄果类、瓜菜类、菜豆类、葱  食,亦可腌制菜梗、菜蕻常年上市。其次有花叶芥、
 蒜类、水生菜类、食用菌类和食用笋等。  雪里蕻、榨菜。雪里蕻和榨菜一般用来加工成咸菜。       第三节章栽培技术
 白菜分小白菜和大白菜。小白菜分白梗和青梗,
 ွҒো  各有许多品种。鹿城建区后,引进矮抗青,俗称香
 有芥菜、白菜、甘蓝等。芥菜是温州传统特色  菇菜。引入广东菜心,填补夏秋淡季蔬菜。大白菜  对于蔬菜栽培,大多在稻田空闲季节种植芥菜、  茄果、豆类等,通过接茬技术和精耕细作,获得丰
              盘菜、萝卜、油冬菜等。有的专业种植叶菜、瓜菜、                           产。当代蔬菜栽培技术,引进保护地栽培,改变过
   488   489   490   491   492   493   494   495   496   497   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