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9 - 《鹿城区志》
P. 489

. 380 .  温州市鹿城区志                                                                        卷十五 农  业       . 381 .




              在原承包期15年的基础上,按照农户实际经营面积,                          公顷,其他方式流转面积 166.75 公顷。土地流转
              直接延长30年,即1998年1月1日至2027年12                        涉及农户 6200 户,有 70% 是农户自发流转,有
              月 31 日。承包期内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                       30% 是委托乡(镇)、村组织统一流转,并签订土
 卷十五          至年底,完成了土地第二轮承包工作,全区共签订                            地流转合同。1990 年以来,外县流入农民专业租田

              土地承包合同 10006 个。土地承包合同签订率、权                        耕种经营,成为土地经营的生力军。
              证发放到户率和土地延包的土地面积覆盖率均达到                                在土地有序流转的基础上,耕地集约经营应运
 ୪ြြ          100%。在第二轮土地承包工作中,规范了土地承                           而生,由小到大,由单一农业到多种经济开发,形

              包合同,建立了土地承包档案,使农民能够根据合                            成耕地经营大户。至 2003 年,全区种植水稻 6.67
              同、权证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公顷以上的有 15 户;种植蔬菜 0.33 公顷以上的
                                                                102 户;各类特产作物规模户 199 户,面积 74.7 公顷。
 公元前 192 年,东瓯国建立,开垦农田,兴修水利,疏浚三溪水汇工程,发展农业生产。两晋以降,水
                  ๲ֹሇЇބ۶ֹܿଆࣜႏ                                   现行规模经营具有显著优势,产出率高,商品率高,
 稻成为粮食生产的主体。境内山野广种桑树、柑橘、茶叶等经济林。唐代,冬种大小麦已普遍。宋代,推广
                  土地承包后,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情况                           农业劳动生产率高。在第二轮土地承包中,对完善
 占城稻获得成功。元代,始植棉花。明清时期,推广番薯、玉米、马铃薯获得大面积丰收。
              经常发生。起初,委托亲友代耕,继而出现转                              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而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土地改革,农民分到土地,使农业生产得到发展。水稻实行了单季改双季,
              包、出租、转让等多种形式。2003 年 6 月,全                         了“稳制活田,三权分离”、“自愿、依法、有偿”
 品种从高秆改矮秆,间作改连作,提高作物栽培技术,推广使用化肥农药,粮食单产和总产大幅增加。1978年后,
              区土地流转总面积 600.3 公顷,占全区耕地面积
 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农业生产责任制,发展乡、村级经济,逐渐形成农村双层经营机制。全面推广普及
              19.06%,其中转包面积 146.74 公顷,出租 280.14
 杂交水稻,农业连年丰收。
 鹿城建区以来,由于城市大规模扩建,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粮食总产量下降。1985 年,全区耕地面积为
 3267 公顷,1995 年仅有 1470 公顷。全区实施“农业丰收计划”和“吨粮工程”项目,依靠政策和科技推进  第二节章双层经营和农业社会化
 农田基础设施的改善和高产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提高单产,稳定总产,以提高复种指数为主要生产手段。
 然而受台风、洪水、旱涝、病虫等灾害的影响,农业生产不稳。同时,由于农村商品经济日益发达,农业劳
 动力不断转移,导致粮食不足自给。  双层经营体制,包括家庭承包经营和集体统一                         保持联户组织的 3 家,独户的 1 家。
 20 世纪末,面对城郊土地持续减少的城市化趋势,确定了发展都市型(城郊型)农业,以效益为中心,  经营,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后发展起来的。原来  农业技术承包服务,是由区农业部门及基层单
 服务城市为目标,调整种植结构,经济作物比重逐年提高,粮食生产逐年减少。建设蔬菜、果树、畜牧和观  集体拥有的生产性固定资产,包括无法分到户的基  位转变官办传统,组织在职农技干部从事参与经济
 光农业基地,实施“菜篮子工程”,建设双屿蔬菜科技示范园区和仰义观光农业园区。  础设施,在无人管理状态下,一些农户开始自办服  效益挂钩的技术承包服务。先从水稻病虫防治开始,
 2000 年,全区耕地面积仅剩 989 公顷。2001 年因区划调整,耕地面积增为 3799 公顷。截至 2003 年底,  务性行业,承担起农业生产中的统一管理项目,也  发展到包产量指标。1985 年,有各类农业服务公司
 全区耕地面积为 3150 公顷。  有非农者介入搞挂户经营,由此成为社会化服务的                       (站)14 个,参加人员 57 人。这种社会化服务很
              新形式。自 1987 年开始,双层经营体制和社会化                         适合非农、兼农耕地承包户需要,尤其是水稻代催
              服务发生变化,已建的各服务性组织通过整顿和完                            芽、代育秧等农事。
              善,组建了地域性的“村经济合作社”或“农业发                                农机服务系统,原先是技术管理、供销、修配
 ֻ၂ᅣᅣ୪ըࣜ࠶ุᇅڿ۪  展基金会”,承担管理协调、生产服务、资金积累、                          一体的经营体制,在转换经营机制中进一步优化,

              资源开发等职能,形成规范化的乡、村社会化服务                            实行全行业一条龙服务。
              机制。                                                   农经服务,是在农村会计辅导网的基础上建立
 第一节章农业生产责任制
                  农业双层经营与社会化服务的组成有3个部分:                         起来的。原有的农村会计人员所承揽的财务方面大
              一是包括农技、农经、农机,及供销、金融、商业                            量业务,转移到联户组织起来的农经服务站,不仅
 ࡅ๖৳ӁӵЇᄳ಩ᇅ  对 52 个村实行了延长土地承包期,原承包地基本  等部门的原国家及大集体农业服务组织;二是集体    担当农业方面的会计审计、经济合同签订、资金融
 1978 年后,农村经济体制实行改革,采取“承  不动或只调整小部分土地或全部重新承包,所有承  经济实力强的村所实行的,以农业为主包括产前、  通、成本核算管理、欠款处理、托收承付等,而且
 包到户”的方式,将集体所有制的土地承包给家庭  包土地都以 15 年为期,原则上不再调整,调动了  产中、产后服务的综合性社会化服务组织;三是由  承担乡、村两级经济组织的统计报表、农本核算等
 经营,双方订立联产承包合同,按期执行。1980 年  农民积极性。  农村经营能手和专业技术骨干独户或联户组成的专      事项,接受保险、粮食、税务、工商等部门委托的
 城郊农村开始实行土地承包,到 1982 年普遍实行  业服务组织。至 1996 年,挂乡级牌号的农业双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承包期一般 3 年~ 5 年。初  ๲ֹֻؽ੽ӵЇ  经济与社会化服务行业 3 家,挂村级牌号的 22 家,
 期实行中,出现用地不养地、农民因务工经商导致  1998 年,全区第一轮土地承包陆续到期,按照
 荒田等现象,于是采取延长土地承包期。1984 年,  上级部门一系列文件规定精神,结合城郊农村实际,
   484   485   486   487   488   489   490   491   492   493   494